四十度高温下,我和我爸帮一个中年妇女卖西瓜
我看《百家讲坛》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最近刚又重温了一遍郦波教授讲的于谦、海瑞和张居正。你看着这位有坚韧气场的中年妇女,你是能联想到那些在历史上做过光辉事迹的人物的。你会想,你眼前这样的一个种西瓜的中年妇女,身为一个坚韧的农民,一个劳动者,一点都不比张居正和海瑞渺小。正是这样的人托举了海瑞,海瑞才能成为海瑞,这样的人成就了张居正,张居正才能是张居正。海瑞之所以是海瑞,张居正之所以是张居正,也正是因为,他们是为了实现让如中年妇女这样的人劳有所获,干有所得的理想而不懈奋斗,而终于奋斗有所成,他们才能成为他们。
假使说我们也出了些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了这样有韧劲不服输的人,那么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和于谦海瑞张居正等,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贡献的大小,而无方向之偏差,能力大了就多从宏观上多为他们着想些,能力小了就从微观上多出些力。帮到一点是一点,这总是好的。
如果说于谦、海瑞、张居正这样的人是国家的脊梁的话,那么如这位中年妇女一样为生活为家庭奋斗着的无数劳动者,他们就是韧带与关节,他们连接着脊梁,他们也支撑着脊梁。没有亿万劳动人民的韧性支撑,任何英雄人物都无法成为脊梁。他们靠着坚韧支撑脊梁努力挺拔,脊梁的挺拔也会带动他们愈加康健愈加向上。
文章写完,我大多都是用“她”这个字来称呼主人公,是我不知道她的名字吗?不是的,我是知道的。我写的不仅仅是她,她也不仅仅代表她,她的名字我知道,万千个她的名字我又怎么会知道呢?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我们都知道的,她们叫劳动人民,字韧之。我为我能帮到她们绵薄而自豪,我为是她们的儿子而自豪。这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造化。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