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小王子》:为何“永恒少年”不懂爱——不忠的爱神、母亲情结与爱的幻像
本期视频从荣格心理学出发,深度解析《小王子》中“永恒少年”不懂爱的根源。我们将探讨为何“不忠的爱神”能帮助他从母亲情结中脱离,以及他在关系中反复上演的心理阴影与阿尼玛投射机制。
小王子为何总是全情投入,又悄然抽身?为何在关系中一再逃避,却无法真正建立亲密?
透过荣格晚期著作《Aion》中的分析,我们重新审视小王子对玫瑰、小狐狸的“爱”,其实不过是他对内在幻像的执迷。
爱不是天真幻想,不是理想投射,而是需要沟通、承担与努力的现实功课。
当永恒少年学会“留下来”,正是他真正成长、走向成熟个体的起点。
欢迎点赞、投币、收藏和留言,你的支持是我继续更新的最大动力!
如果你对“恋姐”, “母亲情结”与“阿尼玛”也感兴趣,欢迎评论或私信,我会考虑单独做一期讲解!
参考资料
部分内容参考自:
《The Problem of the Puer Aeternus: Eternal Youth and Creative Spirit》
Marie-Louise von Franz(1959–1960年于苏黎世荣格学院系列讲座整理)
深入探讨“永恒少年”原型在现代人心理中的表现与困境。
《Aion:论自性现象学》(Aion: Researches into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elf)
C.G. Jung,1951年出版
荣格晚年代表作之一,系统阐述了“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性”等关键心理结构。
Marie‑Louise von Franz(1915–1998)是荣格的亲密合作者,也是深度心理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女性学者,擅长从神话与童话中解读无意识的心理结构。
部分图片由人工智能生成。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