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左翼青年为什么要支持自由主义”为切入点,结合当代中文互联网中“无产阶级扮演游戏”的现象,从阶级认同错位、身份焦虑、政治幻想、制度选择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县城中产青年在键政表达中的虚假无产化倾向,并对比了自由主义与传统左翼(尤其是马列主义)的制度成效。 🔍 核心观点: 1️⃣ 无产阶级≠穷人,也≠喊“打倒资本”的人 真正的无产阶级是没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 大量网络青年(大学生、小镇中产、都市白领)其实并非无产阶级,却热衷于**“无产阶级扮演”**,以便获得话语正当性与反精英立场。 2️⃣ 为什么争相扮演无产阶级? 舆论中“我是穷人”可占据道德高地; 是对“上不去中产”的一种向下投射的身份幻想; 一种“我虽然过得不差,但仍要代表底层”的矛盾心理:中产式左翼。 3️⃣ 真正想要的其实不是革命,而是自由 这些“伪无产者”真正想要的是: 表达自由; 上升通道公平; 尊严、公正、多样性; 活出自己个性的空间。 ✅ 而这些诉求,恰恰是自由主义比马列传统更能实现的东西。 🌍 制度比较 🟥 马列国家:苏联、古巴、朝鲜等最终多走向僵化、军政府化、专制化; 🟩 自由国家:北欧、德国、加拿大等,在市场框架内实现高度平等与工人保障; 📌 结论:暴力革命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无产阶级解放,自由派提供的是一个更可持续的改善路径。 📜 恩格斯自己也“修”了? 引用恩格斯1895年《阶级斗争》德文序言,指出其临终前倾向合法斗争与议会道路,强调策略妥协、反对鲁莽暴动,某种程度上与后来的“社会民主主义”思路一致。
-
内容简介: 好的,这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你给的那段内容精炼到300字左右,尽量保留主要知识点和时间线,符合大众科普口吻: 公元1054年,中国夜空突然出现了一颗极为明亮的“新星”,白天也能看到,晚上比金星还亮。这其实是距离地球6500光年外的一颗大恒星发生了超新星爆发。虽然这颗星体后来在天空中消失了,但它的遗迹——蟹状星云,至今仍能被观测到。 这场爆发后,恒星核心坍缩,形成了一颗直径只有十几公里、密度极高的中子星。它每秒可以自转数百圈,表面磁场强度比地球大上千亿倍。中子星释放出大量能量,主要以X射线和射电波的形式射向太空。只有利用专业的X射线或射电望远镜,我们才能探测到这些信号。 1967年,科学家们首次观测到周期性强烈的射电脉冲信号,证明了中子星和脉冲星的真实存在。它们像宇宙灯塔一样,每秒释放的能量比太阳还高出十多万倍。这个发现不仅揭开了恒星死亡后的秘密,也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本视频翻译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NN9Cu7K-nk
创作者Callaway分享提升内容叙事质量的六大核心技巧: 背景与冲突交替("共舞"):通过背景铺垫与冲突循环制造悬念(例:Stanley水杯案例); 句式节奏变化:长短句交替创造听觉韵律(引用Gary Provost理论); 对话式语气:营造面对面交流感(参考Steve Jobs、Emma Chamberlain); 倒推创作法:先设计结尾金句再填充内容(类比诺兰电影); 故事棱镜视角:用独特角度切入常见话题(例:泰勒·斯威夫特商业影响分析); 视觉化开场:结合画面元素提升吸引力(对比纯音频开场效果强10倍)。 创作者强调这些技巧可显著提升观众留存率与内容传播力。 00:00:24,439 叙事核心:背景与冲突的"共舞" 00:03:25,560 节奏技巧:长短句交替的重要性 00:05:20,360 语气优化:对话感营造方法 00:06:58,120 创作方向:从结局倒推内容 00:08:02,720 故事棱镜:独特视角的价值 00:09:18,320 开场设计:视觉>音频的10倍效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5Z-Q1bg1tU
【反殖民速递】烈焰焚枷:印尼应如何夺回矿业主权
复杂博弈环境的板块分析20250714【林诺看盘】第408集
索达吉堪布:《楞严经》传到中国的血泪史。
用存在主义解构虚无——被遗忘的诺奖得主
7月17日早评:A股盘前思路整理,今天A股怎么走?
知识综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