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转的中子星会发出出周期性的无线电信号?
内容简介:
好的,这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你给的那段内容精炼到300字左右,尽量保留主要知识点和时间线,符合大众科普口吻:
公元1054年,中国夜空突然出现了一颗极为明亮的“新星”,白天也能看到,晚上比金星还亮。这其实是距离地球6500光年外的一颗大恒星发生了超新星爆发。虽然这颗星体后来在天空中消失了,但它的遗迹——蟹状星云,至今仍能被观测到。
这场爆发后,恒星核心坍缩,形成了一颗直径只有十几公里、密度极高的中子星。它每秒可以自转数百圈,表面磁场强度比地球大上千亿倍。中子星释放出大量能量,主要以X射线和射电波的形式射向太空。只有利用专业的X射线或射电望远镜,我们才能探测到这些信号。
1967年,科学家们首次观测到周期性强烈的射电脉冲信号,证明了中子星和脉冲星的真实存在。它们像宇宙灯塔一样,每秒释放的能量比太阳还高出十多万倍。这个发现不仅揭开了恒星死亡后的秘密,也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本视频翻译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NN9Cu7K-nk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