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税系列:周边共同体和90天暂停关税
本期视频内容主要围绕中美关税事件展开,深入分析了事件的背景、现状、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同时对未来贸易形势进行了展望,具体内容如下:
1. **中美关税事件动态**
- **特朗普宣布暂缓关税**:特朗普宣布对70多个未对关税行动报复且联系他的国家暂缓关税90天,致美国股市暴涨。
- **针对中国的新举措**:对悬挂中国国旗、中国船主或中国制造的船舶停靠美国港口收费;对中国公司或个人控制的在全球生产的港口设备、起重机收关税。
2. **美国关税政策分析**
- **政策目的与手段**:美国关税政策针对全世界,按贸易逆顺差算,逆差越大收税越多,如对越南、柬埔寨等收重税,对中国也曾算34%关税,现对中国关税涨到125。特朗普此举一是压力测试,试探各国反应;二是给部分国家谈判空间,形成“谈就不收,不谈才收”局面,而中国、加拿大、欧盟(反制的三个主体)不在90天暂缓范围。
- **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及原因**:许多小国因经济命脉依赖美国,在关税问题上无奈服软或谈判,如越南、新加坡等,因国家实力不允许,反击无用。
3. **中美贸易战回顾与现状**
- **贸易战历程**:2018年3月中美贸易战开打,美国先对中国加税(10%到25%),中国先对等加税,后进行谈判但气氛不愉快,中国出于大局考虑做了让步,如2019年增加采购美国大豆、玉米、液化天然气,开放国内市场,允许外商独资券商进入、特斯拉建厂等。
- **现状与原因**:2020年美国对中国芯片禁运,本质是中国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发展势头威胁到美国,美国为维持霸权不得不压制中国。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关税事件再升级,中国已有充分准备,因早看透美国意图。
- **贸易数据变化**:2018年中美贸易顺差占中国总贸易顺差92%,关税影响大;2024年中国总贸易顺差近万亿美元,对美顺差占36%,因中国对欧盟、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中亚等地区贸易大幅增长,且中美贸易战下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反而增大,美国进口中国货增多,体现脱钩困难。
4. **中国的底气与应对策略**
- **底气来源**:中国在贸易战中有底气,一是因对贸易战有充分准备,反制措施未全部使出,如对美国服务贸易、美国国债等手段未用;二是中国已优化贸易结构,降低对美贸易依赖,对其他地区贸易顺差增长。
- **应对策略**:吸取2018年教训,不再单纯依靠谈判,而是采取强硬反击。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早在2013年布局,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对美市场依赖。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加强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如与俄罗斯、东盟、日韩等,中亚作为市场和通往其他市场的中转站很重要,中国还与部分国家实行双向免签促进贸易。加强与欧盟、东盟等贸易伙伴谈判,如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税可能重新谈。推进数字人民币在中东和东盟开通,绕过美国Swift系统,挑战美元霸权。
5. **美国政策的影响与国际形势**
- **对美国自身的影响**:美国关税政策和反复无常的做法损害国家信用和国际关系,增加不确定性,不利于制造业回归和吸引投资。
- **国际舆论与其他国家态度**:美国加税政策不得人心,国际舆论上中国占主导,美国国内也不认可。其他国家如西班牙首相访华、欧盟部分国家不满美国关税政策,欧盟和一些国家也在联络盟友对抗美国,西班牙愿做中欧合作中间人,东盟轮值主席马来西亚表态东盟应抱团应对美国关税政策。
6. **未来贸易形势展望与建议**
- **贸易形势趋势**:中美博弈本质是美国围堵中国,中国团结力量绕开美国建自由贸易联盟,贸易战短期内会给中国带来痛苦,如企业出口受影响、失业、经济萧条等,但中国早有准备,可通过开拓新兴市场、转内销、国家刺激经济政策等应对。
- **对企业和个人的建议**:企业和个人要有战略前瞻性,不能被动等待,应了解国际形势、金融情况和国际局势变化,不能再依赖传统贸易模式。做外贸不能撞大运,要主动思考,如关注新兴市场,进行产业升级,做品牌。个人要考虑自身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家长要为孩子专业选择有前瞻性。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