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信息优势,主力有很多种渠道提前获取影响板块的关键信息,比如今天地产大涨主要是因为恒大物业复盘引发地产困境反转遐想,比如今天影视院线大涨就是因为国庆档临近,市场预期国庆假期观影需求会有较大的增长,这些信息并不是突然出现,而是主力通过产业链调研,政策解读,资金跟踪等方式提前捕捉到的,在散户还未察觉的时候,主力己经完成了提前埋伏:在CPO消息利空前,主力己经开始逐步减仓,这也是为什么我今天早上的盘前策略会跟大家说周五且战且退,我把昨天上涨的两个逻辑都给大家分析出来,主要就是让你们明白昨天的上涨是不得己而为之。而散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大部分是自媒体,财经新闻,这些渠道的信息往往经过二次加工,而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当散户看到“房地产消息满天飞” 的时候,本质上是主力已经完成建仓,需要通过释放消息吸引散户跟风买入,很多时候散户看到的消息都是主力想让你看到的,这种信息都是被动接收,散户自然慢主力一步。你消息都不及时,自然也无法预判主力的操作,更谈不上洗走主力了。 第二个资金优势,散户资金再多也是分布在数百万个独立帐户中,背后是不同的投资逻辑,有人追短期热点,有人守长期价值,有人看技术面,有人听消息面,都是各自为战的状态,没办法形成统一的资金合力,而主力的资金高度集中且有明确的操作计划。就拿昨天主力集中卖出CPO光模块,买入黄金股和地产股,今天自然就形成一边大跌,一边大涨。 第三,主动权和被动性,你要知道主力通过资金优势,可以人为制造技术面的 “陷阱”,诱导散户做出错误决策,主力想出货的时候会用资金优势故意突破关键压力位,让散户以为技术面突破就纷纷追进去,还有主力想吸筹的时候,会集中资金砸盘,让股价跌破 “关键支撑位”散户看到支撑位破位了,肯定以为主力已经出逃,吓的赶紧割肉离场,上周四不就是这样的么。而主力就可以在低位接走散户带血的筹码。你再看一下我今天早上的盘前策略,我总结了昨天早上一致低开就是为了昨天下午反向拉升提供空间,就跟平时行情中有利好就容易高开低走的逻辑是一样的。你要知道散户都是被动根据表面趋势决策,看到突破就追,看到破位就割,不正好就是主力设置的陷阱吗?这种 “追涨杀跌” 的被动模式,让散户始终处于 “被主力引导” 的状态,根本没有能力反过来 “洗走主力”。
胡应麟将杜甫《登高》尊为古今七律第一 这首诗的确是出神入化,将汉语和格律的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相信这期视频会让大家对杜甫七律的成就有更全面的了解 不过有5个点需要做下说明: 1.为什么“回”和“杯”,听起来不押韵? 因为古今语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唐诗遵循的是以《切韵》为标准的中古汉语音韵,哀、回、来、台、杯同属一韵,只是如今普通话读起来不押韵了。 2.是否应该读成huai和bai,为了更押韵? 出于个人习惯,爱怎么读是每个人的自由。但从道理上讲,读hui和bei是最合理的,因为古今语音演变是系统性发生的客观事实,应与尊重和接受,换言之,要读今音,就通篇读今音,要读古音,应通篇读古音(当然客观条件不允许,因为如今的古音韵学研究,只构拟音系,并不还原读音),至于huai和bai,既不是今音,也不是古音,属于不伦不类 3.“回”通“徊”,是徘徊旋转的意思,所以读huai? 大谬,徊不能单独使用,只与徘组成叠韵连绵词“徘徊”出现,且没有任何注解将回与徊通假 4.这首诗该用河南话、陕西话、广东话、福建话来读,才更还原音韵之美? 有一定道理,一些方言,相比于普通话,保留了更多古汉语的规则与元素,尤其是广东话,是现代汉语方言中与中古唐宋汉语最接近的,但不能简单认为广东话就是唐代语音,其他方言就离得更远 5.关于音韵技巧的探究和解读,怎么能用现代汉语普通话? 这篇文章发表于2018年第4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原文立足于中古汉语音系,结合杜甫近体诗作进行解读,只不过这里在讲解中为了观众理解方便,自动进行了转换,不影响论文和研究本身的合理性 最后,祝大家看的开心!
-
坚持这样练习3个月,你也能听懂90%
如果管不了,那就别管了#心理健康#社会热点#独立思考#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王国荣
为什么说杜克和一哥是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
秋招面试来了,如何表现出潜力,冲offer冲sp?
学生问:有没有针灸无痛之法?
商业玄幻大片:官方正版巴宝莉!
我偏要夸她
元代镇江和乌程赋税和明代对比——明代江南赋税和蒙元、张士诚比谁高谁低(二)
知识综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