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稿的“五个维度”
-
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曾说:“余生要做一件事,就是搞清楚是谁第一个把‘国际劳工节’翻译成‘国际劳动节’。”这句话像一把刀子,刺中了某些历史的软肋。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是国际劳工节,强调的是劳动工人,而不是劳动!劳工节原本是为了争取劳工福利的日子,现在却摇身一变成了“劳动光荣”的象征,真是莫名其妙。
在霍布斯鲍姆的历史镜鉴中,民族国家不会轰然倒塌,而会像中世纪的教会那样:权力被掏空,象征犹在,最终退居为一种仪式化、边缘化的存在;真正决定人类命运的,将是能否建立超越民族藩篱的全球治理体系——只是这条道路“比想象的要漫长、崎岖得多”。 霍布斯鲍姆的研究横跨17至20世纪,涵盖英国、欧洲与拉丁美洲,尤以19世纪研究见长。他提出“社会盗匪”“原始叛乱”等概念,开创了底层社会研究的先河。 其代表作“年代四部曲”——《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极端的年代》——以马克思主义视角宏观叙述现代世界的形成与变迁,成为国际畅销书。此外,他还撰有《民族与民族主义》《怎样改变世界: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故事》等著作。 终其一生,霍布斯鲍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认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同以前一样重要”。他的学术生涯,既是对20世纪历史的深刻回应,也是对时代宿命的个体注解。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写下《论持久战》,一字一句地推演抗日战争的全部进程。这一被称为“千古第一阳谋”的战略构想,甚至向敌人完全公开,却依然无法被破解。“即使了解了毛泽东的全部战术战略,也难以复制四渡赤水这样的奇迹战役。”
一位百岁老人的抗战故事 让我又一次看到了“虽千万人吾往矣”
不要在别人的标准之下起舞
【反殖民漫谈】改良主义作为一种末世,以当代意大利左翼的碎片化为例
伯恩施坦考茨基是改良主义,修正主义,忽略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
委内:将坚决战斗到底
知识综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