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保卫战是二战中苏德战场的关键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宏大的城市防御与战略反攻战役之一。苏德双方在此役投入超 350 万兵力、数千辆坦克和飞机,德军集结中央集团军群主力,于 1941 年 9 月发起对莫斯科的大规模进攻,企图快速攻占苏联首都、摧毁苏军斗志。 战役初期,德军凭借闪击战优势推进至莫斯科近郊,苏联军民展开全民抗战:前线士兵在严寒中构筑防线顽强阻击,后方民众连夜挖掘防御工事、生产武器弹药。1941 年 12 月,苏军抓住德军后勤补给断裂、装备因严寒失效的战机,发起全线反攻,一举将德军击退 100-250 公里。 此战后,德军首次遭遇战略层面的重大失败,“闪电战不可战胜” 的神话彻底破灭,美术生 “三个月灭亡苏联” 的计划沦为泡影。莫斯科的坚守不仅稳固了苏联的核心统治区,更扭转了苏德战场的战略态势,为苏军后续反攻奠定基础,同时极大振奋了世界反fxs阵营的信心,成为二战中 “以弱胜强、以防御反推进攻” 的经典战例。#二战 #莫斯科保卫战 #卫国战争 #苏德战争 #历史科普
一期拖了好久的视频~ 全程真心话 已将自己的学习体系全盘托出 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举动为何引发大讨论?
-
在本期节目中,俄军在前线多点取得突破,主要集中于顿涅茨克地区,同时在苏梅地区的尤纳基夫卡镇亦有进展,目前已近乎完全控制该镇。在南部战线,俄军沿顿涅茨克地区西南部持续推进,方向直指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与扎波罗热地区。其中,俄军成功在红军村北部及西部侧翼突破,进一步向康斯坦丁尼夫卡方向推进。在谢列布良卡河系东岸,俄军双线推进,一方面向锡维尔斯克方向突破,另一方面在谢列布良卡森林区取得进展,当前已近乎完全控制该河系东岸整条防线。过去24小时内,俄军在谢列布良卡森林区进展显著,控制约14平方公里区域,同时对利曼北翼施加额外压力,对该镇的攻势仍在持续。
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缓和、中国同美国苏联两国关系正常化......冷战时期中国所施行的战略决策深刻改变了冷战的力量对比。这段历史留下的遗产与启示仍熠熠生辉:中美能跨越意识形态的鸿沟握手,中苏曾因国家利益分歧从盟友变对手,皆源于国家利益至上。当利于国家发展时,我们可以超越意识形态藩篱、践行务实外交。而在力量对比变化中,我们也要注重战略灵活性,勇于调整自身定位。这都为当今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提供了有益借鉴。
魔鬼藏在细节
不是明粉而是正本清源、蒙主聊
《ISFP&ESFP超绝的魅力点》
这些冷知识,你知道几个?
谈谈扣帽子问题
东罗马 || 宿敌就是宿敌啊,罗马和波斯咋成盟友了?
知识综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