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上海的繁华,离不开海纳百川的力量
回溯6000年,今天的上海,大部分陆地仍在海底。先民滨海而居以采集捕猎为生,随着海岸推进,变成内陆遗址。
战国时期,春申君封吴,福泽一方,“申”成为上海别称。
魏晋,中原人口避乱南迁,随着佛教传入上海,兴建菩提诸寺。
唐,713年,为防海涌筑捍海塘,随着岸线东扩,历代均有修筑。751年,立华亭县,上海地区始有第一个独立行政建置。
吴越时期,疏浚吴淞江,治理淀山湖。湖沼、苇地开垦成田。
宋代设上海镇,因位于吴淞江下游支流“上海浦”而得名。吴淞江下游入海口被称作“沪渎”,后“沪”又成上海别称。
元代,黄道婆织成番布,推广江南,成就上海“衣被天下”。
明初,疏浚黄浦形成黄浦江,为上海成为东方大港奠定基础。上海地区日益繁盛,赋税居全国之最。嘉靖年为防倭筑起城墙。
清代,经济中心移至上海,成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次年,上海开埠,迎来快速发展。近代百年,周边战乱不断,上海租界相对安定,成为避风港。上海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港口、外贸中心、金融中心、工业中心、交通枢纽、信息中心、全国的西学窗口与文化中心。百年间,上海从滨海县城,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五大城市之一。经济兼收并蓄,文化百花齐放,形成了海纳百川的城市基因。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达到其近代发展的顶峰。
然而,繁华之下,孕育暗流涌动的革命,暗藏外部侵略者觊觎的野心。1932年,日军发动一∙二八事变,并于1937年悍然进攻上海。日占时期,侵略者甚至为上海做起了宏伟的都市建设蓝图。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开始进入全面倒退时期。
1949年后,上海成为直辖市,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繁花绽放。今天的上海,已跻身世界城市之列。黄浦江因拥抱大海而辉煌。
城市,绝非孤岛,上海的繁华,离不开海纳百川的力量。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