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蒙主】08.20 隋唐双帝,一个浪死王朝,一个埋雷崩盘?
一、隋炀帝历史功过辩证分析,隋炀帝非单纯暴君,其大工程具有战略价值但严重超越国力承受极限。
1.开通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促进后世千年发展(《隋炀帝的历史功绩述评》,尚志迈,《张家口师专学报》1999年)
2.创立科举制:打破门阀垄断,奠定唐宋选官基础(《隋炀帝的历史功绩论略》,杨秋梅,《山西师大学报》1995年)
3.经略边疆:三赴台湾、安抚突厥、畅通丝路(《隋炀帝评价有新论》,《读者导报》1995年引用哈工大出版社研究)
亡国主因(透支国力)
1.同时推进“修运河+征高丽+营东都+筑长城”,导致“丁壮尽于矢刃,女弱填于沟壑”(《资治通鉴》卷185,司马光)
2.大业七年起横征暴敛,民变频发:“使男子枉死战场,妇女儿童死于荒野”(《隋书·炀帝纪》)
二、唐太宗政策隐患分析,贞观之治埋下安史之乱祸根,主因扩张过快与技术扩散。
1.过度内迁归附部落:突厥、契丹等族聚居河北要地,“腹地开花”致安史叛乱(《试论唐太宗“任人唯贤”》,陈正堂,1996年)
文献依据:河北世家与胡人君长过从甚密,为安禄山整合势力提供基础(《析唐太宗诚求批评》,吉安师专学报1994年)
2.技术扩散削弱战略优势
唐初军事代差消失:宋代面对游牧政权已无“一汉当五胡”技术壁垒
根本原因:唐代开放政策使冶铁、马具等技术传入草原(《二十五史简明本》评隋唐技术传播)
立即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