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溪草堂图》:文徵明的纸上桃源与文人精神圣殿\n【隐逸之志:一幅画中的文人精神图腾】\n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七十八岁的文徵明为挚友沈天民绘制《浒溪草堂图》,这卷纵26.7厘米、横142.5厘米的青绿山水,不仅是中国文人画史上的巅峰之作,更是一部以笔墨构筑的理想国宣言。画中草堂临溪而筑,群山环抱如屏,文士执卷独坐轩窗,恍若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化作可视的山水程式。文徵明以七旬高龄的精微笔触,将元代倪瓒的萧疏、宋代李唐的雄浑、唐代王维的诗境熔铸一炉,在吴门画派“市隐”思潮中,创造出独属明代文人的精神圣殿
-
老奶奶说屋前有水屋后有山,是好地方;当众不撩牙,人全部抠脚;人穷言轻,有理说不清;姊妹再好各顾各,兄弟再好不如妻。老规矩,句句都有道理,不妨听听
#古玉文化传播 ,馆藏微距欣赏,学习是需要成本的。但是也只有学习的成本最低。比起吃药和玩了一辈子留下的没人要的东西,学习是最好的投资怎么看和看哪里第一需要悟性,第二需要自己知道买的不对而且是知道哪里不对才行。比如馆藏的红山匕型器,很多人那上面的横纹做文章卖瞎活。仔细看看上面的横纹是古人故意做出来的。每一条纹饰都是经过无数次研磨才出来的
本教和藏传佛教有什么区别?四个字就清楚地诠释了
石老师历史课(7)宗教改革(一)
晚清亲王盘金绣四团云龙纹补服
古代“中国”观念的历史启示
《云上艺术厅》第二十六期《海上奇峰》——湖帆墨韵(一)
文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