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n\t季氏旅【1】于泰山。子谓冉有【2】曰:“汝弗能救【3】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4】泰山,不如林放乎!”\n【注释】\n\t【1】旅:原义是指众多人一起出行,浩浩荡荡出行。后来主要指祭祀。再后来演变为一种特权,君王打着祭祀的名义出行。再后来就演变成了游玩了。\n\t【2】冉有:冉求。孔子的学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据说,小孔子30岁,曾担任季康子的家臣。\n\t【3】救:最早指有争斗时,人与兽争斗,或人与人争斗时,去帮忙援助,使人脱离灾难或危险。后来演变为阻止。\n\t【4】谓:来源于喂,古人使
李敖:大家穷怕了,忽然有机会可以发点财,在经济成长的过程里面,什么道德、什么动物保护、慈悲的心肠,靠边站。就要灌水、就要掺沙子来赚钱,这是个过渡。
秋竹疯子讲《心经》节选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教会了我们什么?
“精卫填海”告诉我们:面对困难,不放弃就是胜利!就像搭积木,每天加一块,总有一天能建成高塔。
运河美食系列第二集。运河的码头文化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特点?运河美食与码头文化有什么关联?且听赵老师说说。
本教和藏传佛教有什么区别?四个字就清楚地诠释了
石老师历史课(7)宗教改革(一)
晚清亲王盘金绣四团云龙纹补服
古代“中国”观念的历史启示
《云上艺术厅》第二十六期《海上奇峰》——湖帆墨韵(一)
文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