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 科技关注

舞蹈AI肢体比对引擎“舞界AI”发布 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重构

时间:2025-08-12 浏览: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创新科技企业“身体认知”于日前正式宣布推出舞蹈AI肢体比对引擎“舞界AI”。这是人体关键点比对教育行业首个AI大模型应用,主要面向4-16岁青少年提供个性化智能伴学服务。发布会同期,“身体认知”宣布获得科大讯飞生态投资,双方将携手在艺术教育数字化领域展开协同创新。

技术突破:破解舞蹈教育行业痛点

少儿舞蹈教育长期面临标准缺失、师资不均、课后练习难量化等问题。传统模式下,教学质量依赖教师经验,课后练习需家长监督,但多数家长缺乏专业基础,部分地区还因师资不足影响教学效果,“舞界AI”由此应运而生。

“舞界AI”的技术积累始于2019年,团队基于openpose、alphapose等算法,逐步攻克多人检测、遮挡处理等行业难题,构建起“人物动作追踪、3D姿势重建、舞蹈动作解析、练习评估”全链条技术体系。

其自研的Vertical AI Model垂直大模型,可捕捉133个人体关键点位,对46个舞蹈基本功动作的识别准确率达93%,评估加载时间少于3秒。该技术通过实时纠错提醒,让课后练习从“盲目模仿”转向“精准调整”;通过自动生成对比报告和成长曲线,将学习效果从“教师主观印象”转化为“数据可视化呈现”。该模型具备跨场景扩展性,未来可延伸至体育训练、医疗康复等领域,为更多肢体运动场景提供技术支撑。

产业协同:全场景覆盖舞蹈教育链条

“舞界AI”通过“三端协同”模式融入舞蹈教育产业链,实现对机构、教师及硬件厂商的全场景覆盖。

机构端提供完整SaaS服务系统,涵盖3大考级平台、459个考级组合,转化为标准化数字教材,通过算法统一教学规范,解决师资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同时,该系统可作为招生工具,精准判断学生特长。数据显示,接入系统的机构可降低30%师资成本,学员续费率提升25%。

教师端方面,系统支持教师为学员制定可量化的课后练习作业,自动同步练习记录,形成课前、课中、课后闭环管理,预计减少50%重复工作。此外,系统能自动生成学员动作热力图、进步曲线报告,辅助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填补舞蹈教育课后辅导空白,提升教学标准化水平。

硬件厂商端,“舞界AI”开放动作数据授权与SDK/API接口,支持接入动作评估、课程生成等AI能力,推动智能学习机、舞蹈外设等硬件升级,形成“软件+硬件”产业协同矩阵。

行业重构:推动舞蹈教育数字化转型

传统舞蹈教育受限于“师徒经验传承”,存在标准化缺失、数据孤岛等问题。“舞界AI”正推动行业向“AI个性化”转型,核心路径是构建舞蹈动作数据库,搭建开放生态。

“身体认知”创始人王安喆透露,计划2026年覆盖80%培训机构与考级机构,将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服务500万舞蹈学员;2027年全面接入舞蹈产业其他链条,连接10万以上教师;2028年完成全球通用舞种数字化标准制定并出海。该生态不仅服务城市学员,还将通过数字化舞谱让山区孩子接触专业舞蹈课,助力艺术教育公平。

生态携手:科大讯飞生态赋能发展

发布会上,“身体认知”正式宣布获得科大讯飞天使轮生态投资。作为全球深耕AI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科大讯飞通过生态投资与“身体认知”达成合作。这一合作不仅是对“舞界AI”技术路径与行业价值的认可,更标志着双方将在艺术教育数字化领域展开协同创新。

科大讯飞生态投资负责人李孔健表示:“舞蹈教育的标准化与个性化,是素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命题。未来我们将在动作识别精度提升、跨场景适配等方面加速突破,共同探索‘AI+艺术教育’的规模化落地模式,让优质的舞蹈教学资源通过科技手段触达更广泛的人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依托科大讯飞生态的技术支撑与资源协同,“舞界AI”有望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推动舞蹈教育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快速跨越,为行业生态的重构注入更强动能。

“舞界AI”以“让艺术与科技共舞”为愿景,通过实时纠错解决课后练习痛点,以全链条赋能推动行业标准化,借助生态构建连接全球。这一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正在重塑舞蹈教育形态,让各地热爱舞蹈的孩子都能接触专业教学,推动舞蹈教育公平与高效发展。(赵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