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社会万象

今天起,吃鱼务必调整一下!吃不对是在“埋雷”,有致癌风险,医生提醒

时间:2025-08-08 浏览:

鱼是家常餐桌上经常出现的食材

许多鱼类富含ω-3脂肪酸,

显著降低甘油三酯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同时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但吃鱼也有讲究

吃不好是在给健康“埋雷”

可能在给健康“埋雷”

上海市同济医院心内科方宏主任医师

教你如何做鱼

↓↓↓

烹调鱼的时候

清蒸是首选的方式

清蒸可最大限度保留ω-3脂肪酸等营养成分

高温会破坏脂肪酸

油炸、烧烤可能会让蛋白质变性

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

还要避免高油、高糖,如糖醋、红烧等,易引发炎症反应。

医生建议烹调鱼类的时候,盐要后放,盐会和蛋白质产生盐析反应,蛋白质的利用率会因此降低。

盐腌、熏制的鱼类虽风味独特,但亚硝酸盐含量易超标,也要少吃。吃鱼时,搭配富含硒元素的食物(如坚果、鸡蛋)和膳食纤维(如燕麦、木耳),有助于促进重金属排泄。

同时要注意,鱼+咸菜是一个“危险组合”,咸菜中的亚硝酸盐可与鱼肉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生成致癌物。

选哪种鱼更有利于健康呢?

首选深海鱼类:如鲑鱼(三文鱼)、沙丁鱼、鲭鱼(青花鱼)、金枪鱼等深海鱼,ω-3脂肪酸含量很高。每周可吃2次,能护心健脑。

淡水鱼也可选:如鲈鱼、鳜鱼、虹鳟(淡水三文鱼)等。不过,淡水鱼的ω-3脂肪酸含量比海鱼低,需增加食用量才能获得相近的效果。

避开部分水产品:无鳞鱼(如鱿鱼、鳗鱼、泥鳅)及贝类,因其胆固醇含量较高,需限量吃。大型肉食性鱼类如方头鱼等汞污染风险高,应谨慎选择。此外,加工鱼制品如鱼罐头(高钠)、油炸鱼柳(含反式脂肪酸)等,最好少吃。

来源 | 新闻晨报 陆靖珺综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