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贪睡引发的健康危机
当林悦(化名)被推进手术室时,她仍有些茫然,不知道为什么只是睡了一晚,印象中本该是长期卧床老人才会得的压疮,竟悄然找上了自己?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创面修复科吴林军副主任医师感慨:“压疮绝非老年人的专属。”
稿源供图
21岁的大学生林悦因长期颈椎疼痛休学在家,理疗、针灸、止痛药轮番上阵,疼痛却如影随形。今年年初的某个寒夜,林悦偷偷服用了过量安眠药,在药物作用下,她沉睡如石,电热毯的持续高温包裹着身体。直到次日,母亲费力叫醒林悦,她却发现自己无法起身,屁股好疼。母亲掀开她的衣服,发现她的屁股上赫然出现一块巴掌大的紫红色淤青。在家观察不见好转,而且疼痛逐渐加剧,母女二人于是前往医院寻求帮助。
吴林军介绍,林悦入院后,科室立即为她安排了手术。当手术刀剖开溃烂组织时,医生发现,患者骶尾部表面大约3×10cm的创面看似普通,实际上非常深,已直抵骶骨,是典型的Ⅳ期压疮。所幸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林悦的伤口愈合良好,顺利出院。
年轻不是压疮的“免死金牌”
压疮,即压力性损伤,主要因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到压迫,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引发组织溃烂坏死。压疮可分为四期,Ⅰ期表现为骨突部位和皮肤发红,Ⅱ期是出现表皮损伤,Ⅲ期损伤深达脂肪层,Ⅳ期损伤已经到达了肌肉和骨头。
“很多人以为压疮是长期卧床者的‘专属病’,这是个致命误区。”吴林军解释,当皮肤持续受压超过4小时,毛细血管就会闭塞;超过6小时,肌肉开始坏死。对于皮肤屏障功能减弱的群体,如老年人、营养不良者,以及患有血管损伤、低蛋白血症、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组织坏死进程会大大加速。
Ⅳ期压疮的发展通常需数天至数周,但高危人群(如长期卧床者)可能在6-8小时内因复合因素(如热损伤、药物影响)而加速恶化。在林悦的案例中,安眠药抑制了她的翻身本能,电热毯持续加热引发低温烫伤,在压力与热力的双重作用下,相当于给压疮按下了“快进键”。
压疮的科学防护策略
吴林军强调,压疮防护需遵循“压力管控-组织保护-系统干预”三阶原则。通过每2小时定时规范翻身、使用气垫床或软枕分散压力,并维持30°侧卧位或15-30°仰卧位,避免骨突部位持续受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进行皮肤检查,注重营养支持,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以促进胶原合成与伤口愈合。同时需要管理好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长期卧床者需同步监测肺部及尿路感染风险。通过构建预防-监测-治疗闭环体系,多学科协作降低压疮风险。
预防压疮需要多一份警惕,少一分侥幸。毕竟,再先进的修复技术,也抵不过最初的用心呵护。一旦发现红斑不退或皮肤破损,应立即就医,切勿自行处理而延误病情。
供稿: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