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的校园里
李女士像往常一样跑步
一个不留神脚下打滑重重摔倒在地
剧痛从口腔传来
她用手一摸
门牙处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和明显的异物感
强忍不适回家后
李女士发现牙齿表面并无明显缺损
但对着镜子仔细看
门牙上竟布满蛛网般的细微纹路
如同冬日冰面裂开的痕迹
“也许只是磕碰了一下,过几天就好了?”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李女士忍痛一周后才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口腔医院(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口腔外科门诊。检查结果显示:一颗门牙出现牙釉质裂纹并已深达牙本质深层。医生建议接受牙齿贴面修复。
李女士的经历绝非个例。记者查阅公开新闻报道发现,近日,长沙市口腔医院今年暑假以来,儿童口腔医学中心收治了200余例儿童牙外伤患者,意外多出现在泳池跌倒、运动碰撞、游乐场娱乐等情境中。
据了解,我国每年因意外摔倒、碰撞导致的牙外伤患者很多,其中超一半以上患者存在就医延迟现象。更令人忧心的是,许多看似“轻微”的牙外伤(如仅有裂纹、轻微松动),因未及时规范处理,最终导致牙齿坏死、脱落等不可逆损伤。
牙齿“冰裂纹”并非表面伤
暗藏致命杀机!
内蒙古自治区口腔医院(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口腔外科门诊主治医师王凤岩告诉记者,许多人认为,牙齿没断、没掉,只是有几道裂纹,问题就不大。这是极其危险的误区!牙齿的“冰裂纹”(医学上称牙釉质裂纹或牙隐裂),其危害远超你的想象。
1.细菌的高速入侵通道:裂纹如同牙齿表面的“裂缝”,成为口腔内亿万细菌侵入牙齿内部(牙本质、甚至牙髓腔)的便捷通道。
2.咀嚼压力的致命弱点:健康的牙齿是一个坚固的整体。一旦出现裂纹,尤其是深达牙本质的裂纹,在每次咀嚼时,裂痕两侧的牙体组织会发生微小的位移摩擦。长此以往,裂纹会不可遏制地加深、加宽,最终可能导致牙齿劈裂。
3.牙神经的无声“杀手”:当裂纹延伸到接近或达到牙髓(牙神经)时,细菌及其毒素会直接攻击牙髓,引发剧烈的自发痛、冷热刺激痛。更可怕的是,有些深裂纹可能暂时不引起明显疼痛,但牙髓却在细菌的慢性感染中悄悄坏死。等到牙齿变色、牙龈长脓包时,往往为时已晚。
4.美学修复的复杂化:早期干预,可能只需简单的树脂充填或粘接修复。一旦延误,裂纹加深、牙髓受累,修复方案将变得复杂(如需要根管治疗后再做贴面或牙冠),治疗周期延长,费用也大幅增加。
牙外伤黄金急救
抓住“生死时速”,守护天然牙!
牙齿,尤其是恒牙,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遭遇牙外伤,最初的30分钟至24小时是黄金抢救期。每一步的正确与否,都关乎这颗牙齿的“生死存亡”:
场景一:牙齿完全脱位(整颗掉落)
关键动作:黄金5分钟!
1.找到牙齿,捏住牙冠(白色部分)!绝对不要触碰牙根(根部淡黄色部分)。
2.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甚至自来水)温和冲洗10秒,冲掉明显污物。切勿擦洗、刮刷、用消毒剂浸泡!*这会杀死牙根表面重要的活性细胞(牙周膜细胞)。
3.即刻再植:如果伤者意识清醒能配合,尽快将牙齿轻轻塞回牙槽窝,让伤者轻轻咬住干净纱布或手帕固定。这是最佳方案!成功率最高!
4.无法立即塞回?湿保存!将牙齿放入新鲜冷牛奶中,或含在伤者舌下/颊侧(注意防止误吞),或使用专门的牙外伤保存液。切勿干燥保存(如包在纸里)或浸泡在清水/自来水中过久!
保持牙根表面牙周膜细胞的活性。再植越早(最好30分钟内),成功率越高!
场景二:牙齿折断(部分碎裂)
关键动作:找到断片!
1.收集所有能找到的牙齿碎片,湿润保存(同脱位牙保存方法)。现代牙科粘接技术有可能将断片完美复位粘接。
2.清洁口腔:用清水温和漱口,清除口腔内血块和杂质。如有活动性出血,用干净纱布或棉球轻压止血。
3.保护创面:避免用伤牙咀嚼,勿舔舐或触碰断端。
保护剩余牙体及牙髓,保留断片供粘接。尽快就医(24小时内)。
场景三:牙齿松动、移位或仅有裂纹
关键动作:固定与减震!
1.勿摇动患牙!避免加重损伤。
2. 轻轻咬合:如果牙齿只是松动或轻微移位,可尝试轻轻咬合复位到相对正常位置(仅限轻微移位且不剧痛时),咬住干净纱布或手帕暂时固定。
3.避免患牙咀嚼:绝对禁止用受伤的牙齿咬任何东西。
4.冷敷消肿:口外对应受伤区域进行间断性冷敷(每次10-15分钟,间隔休息),期间注意防止冻伤,减轻肿胀和疼痛。
防止二次伤害,减轻疼痛肿胀。尽早就医评估损伤程度(即使表面无碍,也应48小时内检查)!
医生特别强调:牙齿外伤莫轻视,黄金救治时间很关键!牙齿外伤后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牙髓坏死甚至永久性缺牙,尽早干预是挽救牙齿的关键。
防患于未然
守护牙齿,远离外伤隐患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
1.运动护齿不可少:参与篮球、足球、轮滑、滑板、拳击等高风险运动时,务必佩戴专业定制运动护齿器。它是保护牙齿免受撞击的最有效屏障。
2.摒弃不良习惯:勿用牙齿开瓶盖、咬硬物(坚果壳、冰块、线头)、撕包装袋。避免单侧咀嚼。
3.家居安全莫大意:浴室铺设防滑垫,保持地面干燥整洁,尤其是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楼梯安装稳固扶手。
4.乘车必系安全带:汽车内突发碰撞是导致颌面部及牙齿外伤的重要原因,安全带能提供重要保护。
5.定期口腔检查:即使没有明显问题,定期(每半年至一年)看牙医。医生可能通过专业检查(如特殊灯光照射、染色)发现你肉眼无法察觉的早期裂纹,并给予预防性处理建议。
来源:青橙融媒记者梁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