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桐柏:空谷幽兰“出”深山

灿雨新闻网

2025-04-15 来源:环球网

君子如兰,思之可追。

千百年来,兰草以幽雅之美被中国历代文人赞咏。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它以其独有的幽香、典雅的叶姿、四时常青的风韵,倍受世人喜爱。

作为中国传统观赏花卉,如今,一株株“空谷幽兰”不仅装点了淮河源头——河南桐柏的青山绿水,更是绽放海内外。近年来,这一深山老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兰花产业从传统种植发展为集科研、交易、文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以兰兴业、以兰富民”的特色发展之路。

从“庭院经济”到“亿元产业”

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南阳盆地东缘,豫鄂之交,桐柏山腹地,是千里淮河源头,为南北气候过渡带和动植物区系分界线。

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被誉为“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当地是大别山蕙兰的适生地,近30年来,随着观赏经济的发展,当地已培植有数百个春兰、蕙兰精品名种。

在今年4月初,刚刚举办的河南·桐柏第八届兰花年会暨乡村振兴·万人品兰文化活动现场,吸引海内外兰花协会代表、客商、游客等近5000人参与。

“我拿着的这棵兰花颜色翠绿、容易养活,养护也很简单,喜欢养花的朋友们不要错过!”主播在直播间绘声绘色地推介着当地种植的兰花。

赏兰、鉴兰、购兰……近年来,在桐柏县举办的兰花盛会已成为当地的新名片活动。

据统计,在此届兰花盛会现场,交易额突破6000万元人民币,签约合作项目3个,投资额达4.6亿元,规模与影响力显著。

从“庭院经济”到“亿元产业”,一株小兰花实现了规模化蝶变。以花为媒、以花会友、以花兴业,兰草已成为推动桐柏县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空谷幽兰”嬗变“致富花”

桐柏县的大河镇位于县城北部浅山区,森林覆盖率85%以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茂密,是当地兰草的主要产地。

近年来,大河镇厚植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立足自然资源条件,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潜力,发展壮大特色兰花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兰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当地还成功创建全国第一家以兰花为主题的3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村。

因地制宜,生态产业拓宽致富路。大河镇种兰养兰的历史源远流长,兰花品种多,兰草资源丰富,发展有基础,市场前景好。2003年3月,当地还成立了桐柏县兰花协会,辐射带动周边12个乡镇4万余人种植兰花,其中兰花公司、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200多个。

“以前种田一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养兰花,年收入轻松过十万元!”大河镇石佛寺村种植户郑春平感慨道。他的一棚蕙兰中,单盆价格从几十元到万元不等,通过合作社和直播电商,产品供不应求。

像郑春平这样的农户在大河镇有4000余人,全镇兰花年经济效益达2亿元,户均增收超10万元。曾经的“空谷幽兰”如今成为村民的“致富花”。

据介绍,目前,桐柏县全县兰花种植面积超8万平方米,从业人数达6万余人,年产值突破8亿元。

“兰旅融合绘就乡村新图景

桐柏县以兰花为核心,还探索出“兰花+旅游”“兰花+研学”等新业态。大河镇“兰香小镇”作为全国首个以兰花为主题的国家3A级景区,串联淮源风景名胜区、红色文化展馆等景点,形成全域旅游示范带。

兰香小镇景区内建有兰湖、兰花大道、兰文化展厅等设施,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带动民宿、餐饮等配套产业发展。

大河镇作为桐柏县兰花产业的代表,兰花种植规模达60余万盆,精品兰花达20余万盆,兰花交易市场每逢交易日海内外客商络绎不绝。

此外,桐柏县注重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联合高校建立产学研基地,推动兰花育种和种植技术创新。同时,通过举办国际兰展、签订海外合作协议,桐柏兰花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

桐柏县委书记党建凯表示,未来将推动兰花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迈进,深化“兰旅融合”,建设中国一流的兰花研究、交易和文化中心。随着“院士工作站”“兰花种质基因库”等项目的落地,桐柏正以兰为媒,描绘出桐柏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从深山幽谷到绽放海内外,从庭院经济到百亿产业,桐柏县的兰花故事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这朵“致富花”不仅让千年古县焕发新生,更成为中原大地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李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