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竞争优势渐成 中原银行2024年各项指标向好

晖汉网

2025-04-08 来源:环球网

“这一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经营发展持续向实向好。”近日,中原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原银行各项财务指标亮点颇多,呈现向好态势。

截至2024年末,中原银行总资产达13651.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7.51亿元。中原银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24年全球1000强银行排名位列全球第144位,较上年提升1个位次;荣登2024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榜单。

报告期内,中原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显著,从2023年的14.97%上升到17.00%。年报显示,这主要受益于该行对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益增加及投资证券所得收益净额提升;成本收入比下降。年报披露,中原银行成本收入比从2023年的40.07%下降至38.80%,主要受益于该行成本管控及业务结构调整优化。资本充足率提高,不良贷款率下降。报告期末,中原银行资本充足率13.02%,相比去年末增加1.38%,资本充足率提高,预示着其风险抵御能力提升。此外,中原银行贷款不良率也由2023年的2.04%下降至本期末的2.02%。

值得关注的是,中原银行存款增速快于贷款增速,这预示着其负债结构持续优化。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该行客户存款规模超过8894亿元,增幅6.20%,存款的增加可以为其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来源,增加流动性以服务实体经济;同时,贷款规模超过7144亿元,增幅1.0%,存贷比由2023年末的84.47%下降至本报告期末的80.33%,这一数据变化有利于为该行提供更多流动性缓冲。

2024年,中原银行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条件,积极探索特色化、差异化路径。经过一系列探索,中原银行明确了“政府银行、产业银行、市民银行、乡村振兴银行”四个银行战略发展方向,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形成该行差异化竞争优势。

“政府银行”优势巩固。该行‌与焦作、新乡等9个地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次中标并成功开立省级社保基金财政专户,服务地方政府化债、专项债发行份额均位居全省首位。

“产业银行”发展蹄疾步稳。该行建立产业链专项研究和业务跟踪机制,推出铝加工、石油化工、精细加工、尼龙等4条产业链图谱,实现5万家企业上链,为全省7大产业链集群重点企业新增投放192亿元,产业金融贷款余额1596亿元。

“市民银行”打响品牌。该行手机银行6.0全面升级,创新推出“焕新贷”系列产品,主动服务“以旧换新”释放消费潜力。完善适老化服务体系,服务个人代发客户764.78万户,服务老年客户1048.74万户。

“乡村振兴银行”成效显现。该行开展“标杆县域支行”打造行动,强化县域特色产业融资支持,县域一般贷款余额1497.25亿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作为分支机构覆盖全省的省属法人银行,服务地方实体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中原银行的立身之本、职责所系。围绕河南省产业体系规划布局,中原银行向服务产业场景拓展,结合河南省正在打造的7大产业集群及28个产业链,为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上下游、生态伙伴等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全谱系的综合金融服务。

截至2024年末,中原银行已形成第一批31条产业链清单,围绕“链主”企业,如尼龙材料等,全方位、多渠道增加与“链主”企业联系,关注核心企业融资需求,灵活配置金融产品,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提升客户黏性。

报告期内,中原银行还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积极探索政策性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创新产品,提升服务能力,构建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全谱系特色化金融服务体系。

截至2024年末,重点产品“专精特新贷”余额人民币36.03亿元,较上年末新增人民币16.87亿元,增幅88.05%,支持企业数量和投放金额在河南省工信厅20家合作银行中稳居双第一;省“科技贷” 余额人民币12.28亿元,较上年末新增人民币3.02亿元,增幅32.61%,增量增速全省排名双第一;“知识产权质押贷”余额人民币13.40亿元,较上年末新增人民币3.18亿元,余额全省排名第一。

2014年到2024年,是中原银行的第一个十年,亦是中原银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原银行新的历史起点。2025年,面向新未来,中原银行将聚焦“四高四争先”,继续锚定“打造一流城商行”目标,走好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加快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当好金融豫军“排头兵”,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