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郑州12月28日消息(记者 夏莎)12月27日,河南援疆“哈密号”携手新疆绿色农特产品进中原推介活动在郑州市紫荆山公园启动,通过邀请河南人民免费品鉴天山优质羊肉汤等农特产品和观赏民族特色舞蹈活动,增进豫哈两地交往交流交融。
“哈萨克族‘黑走马’舞蹈热情四射,我也加入跳一会儿!”
“去年援疆回来带了半只吃不够,没想到在家门口见到了,再买两只!”
“以前只是听说过‘冰碴驹俐’,今天终于见到了!尝上一口,真是鲜嫩可口!”
热气腾腾的天山羊肉汤,热情洋溢的哈萨克族舞蹈,热情参与的众多市民,让12月27日的紫荆山公园热闹非凡。年虽未到,年味先到,红色的装饰品、白色的毡房、彩色的民族服装,把现场的气氛烘托得喜庆十足又充满民族风情。
活动现场,“柳羊羊”萌宠打卡区吸引许多市民驻足,文创毡房换装体验区让大家体验到了不一样的民族风情,“九柳盈通”新疆特色干果农产品区让市民目不暇接,哈萨克族舞蹈带动不少老年人加入其中感受互动的乐趣。
特别是在天山优质羊肉汤开锅品鉴专区,一锅热腾腾的羊肉汤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免费品尝的群众排起了长队,有序品尝。
活动以哈萨克族“冬宰”为主线,以城市市集形式摆摊设点,涵盖新疆“九柳盈通”柳羊羊品牌“冰碴驹俐”、哈萨克土馕、新疆特色干果农副产品、文创产品推介及恰秀、熊舞、黑走马等民族特色舞蹈展演项目。活动现场,市民不仅能够与哈萨克族姑娘共同跳起哈族舞蹈,还能每天免费品鉴优质的冬宰开锅羊肉汤。新疆地道奶疙瘩、波尔萨克系列现场吃个够,手工艺品、摆件、毡房等哈萨克族文创产品应有尽有。
其实,这场推介活动并非偶然。2023年以来,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在河南郑州、鹤壁、新乡等6个省辖市开设了“哈密号”公交专列,在郑州开设和陆续增设了“哈密号”地铁专列,以哈密自然风光、农副特产品及非遗项目为元素,向河南人民推介“丝路名城 甜美哈密”的美好形象。乘客在车厢内即可通过手机扫码了解哈密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网购新疆美食等。如今,河南“哈密号”地铁、公交已覆盖乘客上亿人次,成为连接豫哈两地深厚情谊的绚丽纽带。“河南援疆”微信公众号不断收到网友留言,他们表示,经常在河南“哈密号”专列车厢里看到哈密美食特产和民俗风情,希望在家门口也能品尝和欣赏。
年末岁尾,正是人们筹备过年物资的黄金时期。为让河南老乡吃上来自对口支援地区哈密的绿色农特产品,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组织天山南麓的哈密市伊州区柳树沟乡农牧民和新疆“九柳盈通”援疆企业跨越2000余公里开展“哈密号”携手新疆绿色农特产品进中原推介活动,推进哈密绿色农产品进中原。让河南人民从宣传所闻变成亲眼所见,从线上的远方期待变成了现场切身体验,4000里外的农产品变成了餐桌上的优质食材,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年货需求的同时,增进豫哈两地交往交流交融。
柳树沟乡一棵树村第一书记陈建军说,十多年来,他们和哈密全体人民一样,得到了河南人民的无私支援,很乐意把家乡最好的食材、工艺品和精神食粮带到河南、回馈河南。“山河相望,豫哈情深。今后,我们也会定期带领当地农牧民与河南人民‘双向奔赴’。”陈建军说。
据悉,“冰碴驹俐”是新疆本地的一种特殊山羊。“冰碴驹俐肉”,就是吃过初雪后挂着冰碴的草后宰杀的山羊肉,为出生7至8个月、约重10公斤的小羔羊。它们经过高山冰雪严寒“洗礼”,肉质紧致而鲜嫩,口感鲜美无膻味,被哈萨克族牧民称为“药肉”,也是哈密人年货清单上的“常客”。
哈密市伊州区柳树沟乡位于天山山脉南麓,拥有得天独厚的牲畜养殖条件,是典型的牧业乡。近年来,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村民增收,柳树沟乡特别开辟了养殖供应“冰碴驹俐”的独特路径。
据了解,柳树沟乡“冰碴驹俐”并非首次进入河南人的餐桌。2023年年底,河南援疆干部就牵线搭桥为河南人民输送了300多只“冰碴驹俐”。为了保证肉品质量,该乡合作社从屠宰到外运时间不超过48小时,通过冷链物流车直接从哈密发往目的地。
据了解,本次进中原推介活动自2024年12月27日开始,持续至2025年1月5日,将先后走进河南郑州、鹤壁两地城区人流密集区域举行。其中,2024年12月27日至12月28日走进郑州市金水区紫荆山公园西园广场,2024年12月29日至12月30日走进郑州市绿城广场东广场,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1月1日走进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家饰佳生活广场;2025年1月3日至2025年1月5日走进鹤壁市裕隆·爱之城西南门广场。活动时段为每日12时至20时,可通过“河南援疆”微信公众号持续获取最新活动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