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森堡当地时间9月12日上午,随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欧洲)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的正式签署,标志着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从物流畅通、贸易往来迈向金融互联互通的历史新阶段。
据介绍,这也是郑州航空港继获批河南省首个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及基金管理人双试点、落地全省首只QFLP--河南郑卢空铁“双枢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后,再次以创新实践引领河南省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为“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注入新动力。
“这是郑卢‘空中丝绸之路’首个三方金融赋能合作方案。”签约现场,河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协议》作为首个打通中国内陆核心区域、欧洲金融中心、中资银行境内外网络的联动通道,未来将持续引进欧洲企业落户郑州航空港,在跨境金融服务、国际资本引入、国际品牌共建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从最初的物流通道,到如今的商贸往来,再到金融互联,“空中丝绸之路”正在成长为一条贯通亚欧的综合性经济大走廊。“《协议》赋予了‘空中丝绸之路’新的内涵。”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主任田海涛表示,其价值远超单一项目合作,具有深远的示范意义。
据悉,《协议》创新了内陆开放的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通过金融赋能提升开放能级的新路径。并构建起内外联动的合作新范式,实现政策、资本、市场的完美结合:郑州航空港提供政策引导与产业承载,中银欧洲带来欧洲资源与网络优势,河南省分行贡献本土化落地专业能力,“三位一体”的协作模式将为其他地区开展国际合作提供可资借鉴的框架和路径。
昔有郑卢“空中丝路”,国际货运航线通达24个国家200多个城市,架起东亚和欧洲互联互通的空中桥梁,让中原腹地与世界紧密相连。今有郑卢“金融之桥”,领跑跨境金融新赛道,助力国际资本引入、平台公司出海、国际品牌共建,为中欧产业发展引来源源不断的“活水”。
金融“活水”奔涌,产业动能澎湃。这条横跨亚欧的“空中丝绸之路”,正因金融赋能而更具活力、更富韧性,必将为内陆地区通过金融联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创造出可复制的“郑卢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