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了红白理事会帮忙张罗,村里办红白事既保留了礼节,又省心省钱,咱们老百姓真心欢迎。”近日,家住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颍桥回族镇的马大爷道出了许多颍桥回族镇群众的共同心声。
近年来,颍桥回族镇党委、政府将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减轻群众负担、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系统谋划、扎实推进,让文明新风逐渐浸润人心,乡村面貌焕发新颜。
该镇指导各村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高价彩礼、限制宴请规模等具体内容,通过民主程序纳入村规民约,使之成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同时,全面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推选退休教师、老党员、村民代表担任理事。
“成立红白理事会不是搞形式,而是要发挥群众自治的作用,为群众减负,培育健康文明的乡风民风。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强引导和支持,确保这个‘群众身边的服务队’能管事、会管事、管得好事。”颍桥回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谁家有事,理事会成员主动上门,提供全程指导和帮忙,既恪守新规,又体现了人情温暖,成了群众信赖的“贴心人”和“主心骨”。
为扭转陈旧观念,颍桥回族镇党委、政府发动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攻势。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村民群推送倡议书和典型案例;线下组织镇村干部、志愿者走进集市、农户家中,发放宣传页,用拉家常的方式讲解陈规陋习的危害和新风尚的好处。持续的宣传教育,如春风化雨,逐渐改变了群众的观念。
与此同时,该镇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签订承诺书,带头践行移风易俗规定,自觉接受监督,并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挖掘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一个个来自身边的榜样让大家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此外,该镇还大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移风易俗紧密结合,举办广场舞比赛、谷子节文艺汇演、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等,吸引众多群众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占据了业余生活,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如今,走在颍桥回族镇的街巷村落,移风易俗的成果正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推进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常抓不懈。”颍桥回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聚焦群众关切,完善长效机制,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让文明新风尚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建设更加和谐、文明、富裕的颍桥回族镇提供强大精神支撑。(杨丽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