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的张潘镇内,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道路,一处处风景各异的美丽游园,一间间浓厚的地方特色文化馆……无不彰显着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和村容村貌、乡村美好生活的显著提升。
2024年以来,张潘镇持续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农村最普惠的民生来抓,以“333”的工作举措,打出了以群众参与、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为重点的环境整治“组合拳”,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了解,张潘镇位于建安区南部,下辖29个村(社区)。结合各村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及地理位置等,该镇将辖区村庄划分为基础良好村、基础一般村、基础较差村“三类村”,通过开展季度观摩,分类排名、分类施策,充分调动各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活力与动力。其中,师庄村、无相寺村就是该镇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实现美丽蝶变的受益者。
近年来,师庄村积极发动村里致富能手、乡土人才等开展三捐活动,先后打通背街小巷、断头路7条,修建排水沟600米,拆除危房67处,安装路灯110多盏,整治荒片荒院20余处,同时,建立棋麟书院、利民戏曲大舞台,以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涵养文明村风,进一步增强村民建设美丽乡村主人翁意识。
无相寺村则通过紧盯人居环境薄弱环节,积极组织村干部、公益性岗位等多方力量,持续开展村室保洁、家园清洁和日常保洁行动,常态保持村庄环境“净、亮、美”。同时,该村还修建了健身广场,硬化300平方米,延伸村内道路1000米,达到家家户户水泥路,方便百姓出行。
围绕“长期坚持、群众参与、贵在实干”的工作思路,张潘镇各个村(社区)重谋划、出实招、创特色,不断盘活边角地、闲置地,切实为村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环境获得感,营造了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
通过确立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并推出村民环境自治积分制,张潘镇和美的乡村生活正一步步化虚为实、落地成真。下一步,张潘镇将持续抓重点、攻难点、促亮点,多举措提升人居环境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扎实基础。(陈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