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移风易俗 河南宁陵绘就文明新风新画卷

熙虹网

2025-09-09 来源:环球网

在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城郊乡胡三庄卫生室,58岁的赵天芳除了村医这个角色,还有个响当当的头衔——义务红娘。

打开一个手提包,赵天芳在里面放着三样“法宝”:《移风易俗倡议书》、彩礼限高明白卡、红白事简办清单。“去年撮合的10多对新人中,8对用省下的彩礼钱参加了电商培训或创业经商,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她笑着介绍。

赵天芳身后,271名持证红娘正活跃在梨乡宁陵城乡,成为深化移风易俗这场静水深流的变革关键力量。

自2016年起,宁陵县率先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构建起严密的制度体系。该县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正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县乡村三级层层明确责任,2万余名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划定婚丧事宜“红线”。全县364个行政村100%建立红白理事会,纪检监察部门专项督查。

移风易俗之难,难在千年积习。宁陵的破题之道,是将文明新风吹进生活肌理。

“全家福”凝聚乡情——106个村庄的巨幅全家福或挂在村史馆,或镶嵌在文化墙上。乔楼乡八里曹村老人任明义抚着照片感慨:“每次路过看看自己在哪,身边是谁,心里就涌起一股劲,咱得对得起这‘一家人’的体面。”

村史馆唤醒根脉——38座村史馆陈列着《宁陵县村史》,记录着364个村庄的变迁;“道德超市”兑换文明——石桥镇孙迁村的“道德超市”里,村民用孝善积分兑换商品。全县创新推行文明积分制,参与移风易俗活动可累积积分,配套的孝善基金已汇聚7.8亿元,惠及2万余名老人。

变革的韧性来自文化滋养,更在细微处流淌。一场场集体婚礼在县相关部门主导下进行着,每次都有新意,或新人共栽一棵爱情树,或一起放飞爱情鸽,或共同举办中式婚礼,既浪漫庄重又节约喜庆,受到年轻人欢迎。

2017年1月,商丘市移风易俗现场会在宁陵县召开,拉开了改革进阶的序幕。2021年4月,宁陵入选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其经验核心在于构建可持续机制。

据介绍,宁陵县用十年探索出一条破立并举之路:以制度刚性刹住歪风,以文化柔性滋养新风,更以271名红娘为纽带,让政策温度直抵民心。当大家都将移风易俗树新风作为自觉行动,这些点滴微光汇聚的,正是乡村全面振兴最深厚的文明底气。

正如2024年3月河南省社会事务培训班上,宁陵县的典型发言所述:“移风易俗的本质,是重建乡村价值坐标系。”(高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