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淇滨:多彩非遗助力十有城市建设

阳顺新闻网

2025-05-06 来源:环球网

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把非遗文化作为打造城市品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点睛之笔”,打造出一场场文化盛宴,让越来越多的淇滨非遗成为可消费的文创产品、可体验的生活方式、可展演的文化景观、可共鸣的价值认同,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让传统文化助力十有城市建设工作。

淇滨区通过深入挖掘辖区内民俗文化、本土技艺及地域风情,系统建立了非遗资源档案,整合全市非遗资源26个,明晰非遗文化家底,明确以非遗赋能城市建设的核心思路,打造出《诗经》伴手礼・非遗香药、樱花白瓷茶具等文创产品,带动非遗文创产品增收50000元。

在樱花里旅游休闲街区,淇滨区举办了非遗集市,展示根雕、面塑等非遗精品并开展互动体验;在华夏南路樱花树下建设集展销、餐饮功能于一体的文创馆,累计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在淇河书屋桃园站将阅读与非遗药香制作体验相结合,形成多元文化体验空间,举办体验活动10场次,参与群众200余人。

同时,淇滨区还在区文化中心、“淇河书屋”桃园站、上峪乡等地打造非遗传习馆,通过图片展示、文字介绍、产品观摩等多元形式,全面展示非遗项目。通过建设《非遗有话说》文创展示阵地,吸纳国家、省、市、县区级非遗专业人才45名,设计非遗文创1200余件。

通过与各中小学合作,淇滨区将非遗课程融入日常教学体系,研发适合中小学的非遗课程11个,展览非遗作品220余件,开展非遗研学课程262次,学生创作作品千余件。

据介绍,淇滨区打造的《非遗有话说》节目让海内外游客线上“看淇滨美景,听淇滨非遗”,帮助非遗传承人拓展线上市场。目前,该栏目已经录制9期,每期浏览量达1万余次,累计为非遗传承人创收300万余元。

该区还先后成立非遗工坊所3个,非遗传习所3个。从街区、书屋到校园、乡村,全方位推动非遗文化融入城市生活,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展演宣传活动近80场,同步开展线上宣传交流活动67场,实现非遗文化在淇滨区遍地开花。

接下来,淇滨区将积极谋划《非遗有话说》研游记系列活动,围绕“双星”创建工作重点继续推出系列研游主题研学活动,推荐淇滨优秀传统文化和美丽山水田园持续探索非遗传承与创新路径,为淇滨区城市文化品位提升持续注入动力,书写非遗助力城市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