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石窟,是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而沿着伊河两岸分布的泉水,同样也是这份遗产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龙门的地下水属于寒武系石灰岩裂隙承压水,埋深一般低于石窟所在的岩层。
进入龙门石窟景区,映入眼帘的便是禹王池。这里位于龙门西山北段,池水从石穴中汩汩溢出,池水从东侧口飞泻而下,如悬瀑喷珠溅玉,是龙门一大胜景。
龙门石窟研究院专家介绍,龙门石窟西山和东山分布着十余个泉眼,仅西山就有禹王池、锣鼓泉、珍珠泉等泉眼。尤其是禹王池,是游客进入景区看到的第一个自然景点。
据说,禹王池是唐宋时期人们为纪念大禹而建,如今池中清泉翻涌,绿茵丛丛,水温一年四季都保持在25℃左右。
这些泉眼已经流淌千年,是游客在龙门驻足赏玩的著名景点。不过,历史上龙门泉水发生过不止一次断流,距离最近的一次是在2008年,到2011年这些泉眼恢复泉涌。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的生态保护。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龙门石窟研究院的专家们也在持续监测这些泉眼,守护这历经千年的灵动和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