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历史的记忆融入‘八大匠’中,从设计、建设到寻找民间匠人,都致力于乡土文化的情景再现,让传统的工匠技艺发扬光大,带给游客更多的惊喜和体验。”12月30日,在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街道郝堂村“八大匠”建设现场,民间泥瓦匠大师李开良说道。
在郝堂村头,一排杏黄色旗帜随风飘动,“皮匠铺、理发店、茶坊、泥瓦匠……”旗子挑在古色茅舍的店面上,有些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田园韵味。
“八大匠”涵盖木匠、铁匠、篾匠、泥瓦匠、剃头匠、陶匠、裁缝匠、皮匠等。将“八大匠”植入美丽乡村郝堂,是平桥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促进文旅融合的又一重要举措。项目在尊重传统的同时,结合文旅体验和乡村振兴,探索工匠技艺传承、产业发展与文旅融合等方面的新路径。
“把匠人邀请到郝堂来,把传统元素植入郝堂,将郝堂原有的传承制茶手工作坊、染坊等进行改造提升,为游客提供观光、研学、娱乐等不同体验,也增强了非遗文化和产品传播力。”项目负责人万法权说。
在铁匠作坊里,几位来自民间的艺人抡起铁锤,敲打着烧红的钢铁。火花四溅中,让游客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的千锤百炼。“这些工匠都是我从乡村邀请来的,就是想让他们把这一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李开良说。
陶匠任志豪毕业于景德镇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陶艺之路上已走过12个春秋,他的小店因展示陶艺制作过程备受游客青睐。
“小店前面是作品展示区,后面就是制作区。陶艺属于综合类艺术,拉坯、捏雕、彩绘、上釉、烧制,小的物件需要一个多小时来制作。游客来郝堂时,可以了解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近距离感受其魅力。”任志豪一边精心指导孩子们现场制陶,一边热情讲解陶艺馆的特色。
2024年以来,平桥区将“最美乡村”和“工匠精神”相结合,建设豫南非遗民俗文化园,在美丽乡村郝堂村培育“八大匠”品牌。通过文艺创作、创意设计、科技赋能等,不断提升郝堂的知名度和游客的体验感,塑造“和美诗画郝堂”品牌,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和信阳市“1+6+N”文旅发展体系。
目前,郝堂村“八大匠”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中。匠坊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拓宽工匠经营思路,不断适应文化消费和社会发展新趋势,在品牌建设、人才培养、文旅融合和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上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