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编译 记者 黄诗瑞】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5月13日报道,一项发表在《职业与环境医学》杂志的新研究表明,长时间工作不仅可能对身体有害,还可能改变大脑结构,导致过度劳累者的大脑出现“显著变化”。
该研究由韩国中央大学和延世大学发起,研究团队跟踪了110名医护人员的数据,将他们分为“过度劳累”组和“非过度劳累”组,通过神经成像技术识别和比较大脑不同区域灰质水平的差异。研究发现,与每周工作时间固定的参与者相比,每周工作 52 小时或以上的人,其与执行功能和情绪调节相关的大脑区域表现出显著变化。一些大脑区域的体积有所增加,如额中回及岛叶,额中回在认知功能、注意力、记忆力和语言相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岛叶则涉及情绪处理、自我意识和理解社会背景。研究人员认为,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量的增加和大脑这些部位的变化之间存在“潜在关系”。
韩国法定每周工作时间上限为52小时(日均约7.4小时),但过度劳累仍是该国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该研究为长期工作对大脑健康的潜在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呼吁社会关注职业人群的脑健康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