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加勒比海的明珠格林纳达 —— 这个由同名主岛及其以北多个小岛组成的国家,面积 344 平方公里,人口约 11 万。在这里,中国政府援助建设的国家体育场(板球场和田径场)项目是深入人心的标志性民生工程。该项目曾在2004年遭遇“伊万”飓风严重损毁,两国复交后由中国政府援助重建,并定期提供维护。
2024年3月起,上海宝冶项目团队驻扎于此开展对国家板球场的维修养护工作,让这座当地最大的单体建筑旧貌换新颜,赢得了广泛赞誉。正如当地评价所言:“中国企业的工作非常出色。” 这项 “小而美”的惠民工程,不仅让建筑重焕生机,更切实惠及当地民众,深受好评。
我们需要适应变化接受挑战不断前行
今年39岁的施工经理许素星是一名“海外老兵”。黝黑的皮肤是长期户外暴晒留下的痕迹,而他对这样近乎严酷的工作环境早已习以为常。
“格林纳达当地资源非常匮乏,面对所有施工材料几乎都要从国内采购,且中国对外援助项目的要求严格,经过封样、商检、报关及海运等程序,耗时至少3个月时间。我们需要对技术和施工材料采购不断作出调整。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干好项目不仅依赖于资源,更关键的是如何适应当地环境。”他认为这是项目起步维艰的难题。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时淡水资源比较匮乏,于是我们在项目生活区和办公区采用雨水收集作为消防用水,当阳光充足时我们就采用太阳能装置进行现场的热水供应,极大节约了资源。”他介绍说,这样就地取材的事例还有很多,不仅降低了项目成本,更让施工更好地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农业在格林纳达经济中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符合当地严苛的环保要求,项目团队主动适应需求,例如在涂料应用方面,采取了提前采购并引入了新型环保涂料等绿色建筑环保技术创新措施,或不厌其烦地尝试几种替代方案,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不仅要精准掌握各类材料的选择标准与使用规范,更要积极运用先进技术提升施工水平。以屋面板铺设为例,考虑到海岛国家特殊的海洋性气候,若沿用传统的钉子固定工艺,极易出现漏水和锈蚀问题。为此,我们大胆颠覆穿钉传统,最终优化采用了最先进的固定托架 + 直立锁边方案 —— 全程未使用一个钉子,从根本上解决了屋面板防腐层易被破坏的难题。这类施工方式的革新,让我们的施工理念与方法更趋高效。” 他进一步解释道,“这些技术看似简单,但其应用往往能显著提升施工效率,并确保最终工程质量达到更高标准。而这些技术突破与创新,也得到了格林纳达体育部的高度认可与赞赏。”
“我在这里工作一年多了,发现这里的人们特别热爱运动。我好几次在板球场的高处,看到附近草地上有当地孩子在踢球玩耍,他们开心的模样特别治愈。看到这一幕,我总会不自觉想起自己的孩子们,也愈发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 说到这里,他从口袋里掏出一直揣着的全家福,感慨万千。在这里,他还结识了一位名叫 Alvin Joseph 的钢结构工人。两人年龄相仿,家里都有三个孩子,也都在为小家庭努力打拼。Alvin 常常跟他说,自己喜欢中国文化、中国美食和中国功夫,还很想学汉语,只是总觉得太难了。他总笑着对他说:“许,中国的饺子可比我们这儿的烤鱼还香呢!” 每次说完,两人都会相视而笑。
合创之道就是为整体利益而奋斗
项目经理张翔是2007年第一批“出海”的宝冶人。今年50岁的他主动请缨,当他将宝冶首个中国对外援外项目揽责在肩时,甚至还没听说过这个国家的名字。
“我在这里度过了毕生难忘的1年。虽然维修改造的施工内容不算复杂,但当地缺乏大型机械设备保障高空作业,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前期认真考察了当地各类资源状况,气候特点,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当地雨季长、人工效率低、机械物资缺乏等不利因素,精心规划了施工组织设计。”但进入雨季以来,“看天干活”的遭遇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和预期。
“暴雨有时一下就是几天,工地泥泞不堪,场地积水,运输和设备无法作业,施工停摆。当时我们就想,没有条件,就去创造条件。”张翔带领项目团队因地制宜了调整施工方案,积极解决场地积水问题,雨天就安排棚内加工,确保小雨天也能安装作业。
“技术方案当然重要,让我们克服困难的,还有中格员工的团结拼搏。”张翔说,项目部大量招募当地工人参与施工,并配套开展技术技能培训与安全知识教育。“语言不通,我们就把中国技术规范、标准制作成图片、动画;当地工人缺乏经验,我们就现场手把手地教。”
刚加入项目时,格籍工人不理解中国人的敬业和勤劳。他们在和张翔的交流中,逐渐了解了中国“有大家才有小家”的文化理念,慢慢理解了整体利益发展才能保障个体利益的道理。他们常说,上海宝冶教会了他们技术,他们是一个团队,干得越多学得越多,才会有更多收入,更好的未来。当困难来临时,他们也能跟随中方人员之后,任劳任怨,为整体利益而奋斗。
“我们曾在这里遭受过一次飓风和两次洪水自然灾害,连续爆发的两次山洪, 当时洪水急速涌入,板球场及周边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大片房屋浸泡在水中,积水最高达到一米,全面停水停电,食物逐步匮乏,施工现场和人员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我当时就想,要全力保障所有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安置好每一个人员,一个都不能少。中国驻格林纳达大使韦宏添当时的慰问鼓励,让我们倍感温暖。”在他眼里,那次共同的守望相助,是迅速恢复灾后重建的力量。
让宝冶的青春力量在伟大实践中绽放
2022年,张佳乐以实习生身份加入科威特医保医院项目,担任施工员,由此开启了对工程行业的探索。初入岗位时,他从基础工作做起:清点施工现场材料、记录工序衔接、协助技术人员核对图纸细节…… 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对待。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他一点一滴积累经验,逐步构建起对工程行业多维度、全角度的认知。2023年3 月,他主动请缨前往加勒比海畔,连续两年坚守岗位未曾回国。
“我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很充实,每天都能看到板球场一点一滴的变化,曾经的板球场看台锈迹斑斑,如今刷上新涂料,宛如新生,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发。”他说在这里结识了跨国友谊和成长蜕变,感觉自己更MAN了。
2024年7月1日,四级飓风“贝丽尔”席卷加勒比地区。飓风来临前,张佳乐作为“特派员”,奔波于当地市场,采购食品、饮用水、应急照明设备等抗击灾难生活物资,为应对危机提前筑牢后勤防线。飓风肆虐后,他又第一时间参与到灾后修建整理工作中。与同事们并肩作战,清理板球场及周边的废墟瓦砾,联系修复受损设施,积极为恢复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贡献力量。
从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到独当一面的“海外先锋”,他用这份跨越山海的坚守和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报国之路,让宝冶青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