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融媒 > 融媒采风

闽疆协作结硕果 呼图壁电商产业驶入快车道——福建援疆宁德分指挥部多措并举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8-13 浏览:

在福建援疆宁德分指挥部的精准帮扶下,新疆呼图壁县电子商务产业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组建行业协会、建设直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举办技能培训等系列举措,当地已培育出集生产、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电商生态体系。截至2025年8月,全县电商企业线上销售突破10万单,线下棉制品销售达6万套,累计销售额约700万元,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筑巢引凤:搭建电商产业全链条平台

走进呼图壁县电商创业示范基地,直播间里主播正热情推介新疆棉制品,主播将新疆棉优越的品质通过镜头传递给屏幕前的消费者,运营团队则紧盯着实时数据,根据点击量、下单量及时调整推广策略。这个由宁德援疆力量推动建成的3000平方米基地,如今已成为当地电商产业的“中枢神经”,入驻企业12家,涵盖农产品加工、品牌策划、物流配送等全产业链环节,形成了从产品源头到终端销售的完整闭环。

“过去我们愁销路,产品再好也只能在本地小范围流转;现在愁产能,订单多到赶不过来!”电商协会会长范小璐的感慨道出了当地电商发展的巨大变化。2024年初,在宁德分指挥部的积极协调下,呼图壁县整合县域资源成立电商协会,首批就吸纳会员单位35家。协会成立后,通过统一品控标准,让每一件走出呼图壁的产品都经得起市场检验;共享物流渠道,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组团参加各类展销会,集体亮相的“呼图壁军团”吸引了更多关注。如今,协会已与京东、抖音电商等大型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全力推动“呼图壁优选”区域公共品牌建设,让当地的驼奶粉、棉织品等特色产品借助电商东风,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智力赋能:校企合作培育数字新农人

“同学们注意,农产品直播要突出原生态特色,把田间地头的故事讲给消费者听,才能打动他们……”在昌吉学院的实训教室里,宁德技师学院派驻的讲师正结合实际案例,演示直播话术设计。这种跨越4000公里的“校-校-地”合作模式,是呼图壁电商人才梯队建设的关键举措,为当地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专业人才。

宁德分指挥部产业组组长陈立航介绍,指挥部积极推动两地院校签订《电商人才联合培养协议》,经过探索实践,已形成“3个月集中培训+6个月实操带教”的成熟培养体系。2025年举办的2期电商培训班,不仅教授短视频制作、数据分析等实用技能,还特意引入宁德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电商运营经验,让学员们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借鉴成功案例。在60余名学员中,已有23人成功创业,成为当地电商领域的新生力量。

在首届呼图壁电商创业大赛中,大学生团队“疆域优品”凭借“直播+社区团购”的融合方案斩获金奖。他们设计的“牧民直播间”项目,让牧民们拿起手机就能展示自家的牛羊肉、奶制品,直接对接消费者,目前已帮助20户牧区家庭实现户均增收1.2万元,昔日偏远的牧区也搭上了电商快车。

产业升级:数字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

物流曾是制约呼图壁电商发展的一大短板,偏远的地理位置让产品运输成本高、时效慢。为此,指挥部积极协调昌吉州邮政管理局,开通了“闽疆速递专线”,这条专线不仅将农产品物流成本降低30%,还让运输时效提升40%,有效解决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难题。目前,呼图壁已建成1个县级仓储配送中心、6个乡镇服务站,构建起完善的物流网络,实现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畅通,让城乡之间的物资流转更加高效便捷。

“电商产业为呼图壁带来了三大转变。”县委常委、副县长张虹总结道,“一是从分散经营到集群发展,企业抱团取暖,竞争力更强;二是从代工贴牌到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更高;三是从线下单一渠道到线上线下融合,市场空间更广阔。”据悉,该县计划2026年建成北疆电商产业集聚区,届时预计带动就业500人以上,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在闽疆协作的框架下,宁德分指挥部探索出“平台搭建+人才孵化+产业融合”的援疆新模式。这种既“输血”更“造血”的帮扶机制,不仅让大漠深处的优质产品跨越千山万水走向全国,更培育出一支“带不走的电商队伍”,为当地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动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呼图壁这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正借助数字经济的东风,在闽疆协作的助力下,焕发出新的光彩,书写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