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8月以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投资回收步伐持续加快。8月13日,佰维存储、安路科技相继披露大基金减持计划,燕东微也公布了大基金近期减持进展。至此,大基金年内已计划或实施减持8家半导体上市公司,其中仅佰维存储涉及大基金二期减持,其余均为大基金一期操作。
年内减持规模扩大,多家企业进入减持期。据不完全统计,除上述公司外,今年以来大基金一期计划减持的半导体企业还包括通富微电、泰凌微、盛科通信、华大九天、德邦科技。其中,部分减持计划已过半,通富微电被大基金一期减持金额超7亿元,减持比例完成逾70%;盛科通信、德邦科技将于8月下旬进入大基金一期减持窗口期。
一期退出成熟领域,二期三期聚焦核心环节。市场分析指出,大基金的运作逻辑呈现明显分层。一期基金加速退出成熟领域:通过减持已实现财务回报的标的,回笼资金支持后续投资;二期、三期接力布局战略核心环节:重点投向半导体设备、材料、先进制程等“卡脖子”领域,如近期大基金二期增资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龙头项目。
业内人士认为,大基金的“进退有序”体现了其市场化运作与战略扶持的双重目标:一方面通过资本退出实现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持续加码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国产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
尽管大基金减持短期内可能对个股股价形成压力,但长期来看,其资金再投入将更聚焦高端环节,助力产业升级。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未来在AI芯片、先进封装等领域的投资有望进一步强化国内半导体生态。(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