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上市公司股权交易持续活跃。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已有15家上市公司公告了控制权变更的相关进展。
从交易方式来看,协议转让、“协议转让+表决权放弃”、股权拍卖是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的主要途径。具体而言,杭州高新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拟通过股份转让协议变更公司控制权;安车检测方面,控股股东贺宪宁拟向矽睿科技协议转让6.43%的股份,并将13.57%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矽睿科技;启迪药业则因控股股东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拍卖,控制权拟发生变更。
业内分析指出,当前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与以往有所不同。相较于以往频繁出现的跨行业并购和多元化扩张,如今更注重产业整合及协同效应。同时,传统协议收购方式占比下降,通过表决权委托、一致行动人协议等创新安排实现控制权转移的案例增多。
这一活跃态势受政策推动作用明显。在“并购六条”等政策的引导下,上市公司加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产,积极并购优质科技企业,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监管层也在持续优化并购重组机制,精简审核流程、提升交易效率,这显著提振了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在政策引导、产业升级与市场环境共振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日益活跃。
专家介绍,对于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后,需关注新控股股东的资质、变更动机、后续计划以及是否有明确的资产注入安排等。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提醒,投资者应谨慎评估新股东的背景、实力及战略规划,判断其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上市公司及信息披露责任人要及时、完整地披露相关信息,避免对投资者产生误导。(陈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