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期,高盛发出强烈警告,称美元可能在本周四(7月3日)开启新一轮大跌。这一预测源于对美国即将公布的6月非农就业数据的深度解读,以及当前美元疲软态势的综合判断。
回顾2025年上半年,美元指数累计已下跌10.8%,这一跌幅创下自1973年以来的同期最差表现。高盛认为,这种疲软趋势在周四的非农数据公布后可能进一步加剧。报告指出,如果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明显恶化,将极大地强化市场对美联储采取鸽派政策的预期,从而成为推动美元指数继续下行的关键触发点。
除了就业数据可能带来的直接影响,高盛还指出,国际地缘政治风险的逐步缓解,以及美国国内财政政策和关税问题相关“噪声”的消退,都在削弱美元长期以来所扮演的“避险货币”角色。即便非农数据未如预期般糟糕,美元指数也可能在多重因素作用下逐渐走低。
高盛进一步分析称,美元的走弱将对新兴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支持套利交易策略,并可能推动人民币等亚洲货币汇率走强,对亚洲外汇市场产生溢出效应。随着美元避险地位的下降,全球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汇率风险对冲需求增加,加之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幅度可能大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美元面临的下行压力。
近期,美联储官员关于降息的表态趋于温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6月18日的讲话中暗示,若经济数据支持,不排除在7月会议上降息的可能性。而6月的点阵图也显示,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2025年底前降息两次。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在7月2日公开表示,美联储可能比秋季更早降息,最迟不会晚于9月。他批评美联储在利率决策上“停滞不前”,认为当前利率水平远高于长期平均水平,应重新审视政策路径。
高盛并非唯一看空美元的机构。摩根士丹利预计,美元指数在未来12个月内将进一步下跌9%至91点,重回2020年的水平,并认为美元下跌趋势将持续至2026年中期。摩根大通也指出,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正削弱美元吸引力,导致美债收益率与美元指数同步走弱,全球投资者正转向其他货币进行资产配置。瑞银集团则观察到,美元与美债收益率之间的传统正向关系已大幅弱化,美元走弱趋势明显,其“避风港”功能正在减弱。
随着周四美国6月非农就业报告的临近,全球金融市场正屏息以待。这份报告不仅可能成为美元新一轮下跌的引爆点,其结果也将深刻影响市场对美联储未来政策走向的判断,进而对全球资本流动和主要货币汇率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美元的下一步走向,无疑将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