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中国商务部8月6日发布公告,宣布将对进口牛肉的全球保障措施调查期限延长三个月,至2025年11月26日。
应国内产业申请,商务部于2024年12月27日正式启动对进口牛肉的保障措施调查,这是中国近年来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发起的全球性调查之一。立案后,商务部严格依照法定程序,通过发放问卷、召开听证会、开展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收集证据,广泛听取出口国政府、国际行业协会、生产商以及国内养殖户、进口商等各方意见。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介绍,该案涉及利益主体多元,各方提交的数据和文字材料体量庞大,调查机关需全面审查产业链上下游影响,并依据中国法律及世贸组织规则审慎评估是否达到实施保障措施的法定条件。“延长调查期限是为确保裁定结果的科学性与公正性,避免仓促决策对国际贸易或国内产业造成不当影响。”发言人说。
此次调查的背景是中国牛肉进口量持续攀升,对国内养殖业形成一定压力。海关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牛肉进口量保持高位,主要来源国包括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内产业界认为,低价进口牛肉冲击了本土养殖户的收益空间,亟须政策调节;而进口商及出口国则担忧保障措施可能推高国内牛肉价格,影响市场供应和贸易稳定性。
商务部强调,调查期间将继续与各方保持沟通,确保程序透明,最终裁定将基于事实和法律作出。中方愿与贸易伙伴共同维护健康稳定的国际牛肉贸易环境,平衡国内产业保护与市场开放的关系。
分析人士指出,延长调查期反映了中国在贸易救济领域的审慎态度,既体现对国内产业合理诉求的重视,也兼顾多边贸易规则框架下的国际义务。最终是否采取保障措施及具体形式,将成为观察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走向的重要风向标。(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