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一场始于十年前的世纪并购,正以一场罕见的公开决裂走向终局。95岁的“股神”沃伦·巴菲特近日对其重仓持有的食品巨头卡夫亨氏(Kraft Heinz)发出了极为严厉的公开警告,对其董事会未经股东投票便强行推进分拆计划的决定感到“失望”,并首次明确不排除减持或清仓的可能性。这一罕见举动,将这家老牌食品巨头推向了风口浪尖。
“股神”的失望:从亲密伙伴到公开批评
据美国媒体报道,巴菲特通过非公开电话会议和其接班人格雷格·阿贝尔的沟通,向卡夫亨氏管理层直接表达了强烈反对。他核心的“失望”点有二:一是分拆计划本身,他认为这是在逆转2015年他亲手推动的合并案,且“拆分也无法解决问题”;二是决策过程,该计划绕过了股东投票,在他看来,这是对股东权利的漠视。
“我们将采取任何我们认为符合伯克希尔最佳利益的行动。”巴菲特的这句表态,被市场解读为“清仓”威胁。作为持有27.5%股份、市值约89亿美元的最大股东,伯克希尔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对卡夫亨氏的股价和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巴菲特还补充道,除非有整体收购要约,否则不会考虑单独出售股份,这既表明了他的原则,也为未来的“白衣骑士”收购留下了想象空间。
更让巴菲特感到愤怒的是,卡夫亨氏为推进分拆计划,计划在未来一年额外支出高达3亿美元的管理费用,他认为这笔钱“不会带来多大成效”,是纯粹的浪费。
一笔“昂贵”的教训:十年投资浮亏超百亿
此次公开决裂,是巴菲特对这笔投资长期不满的总爆发。回溯历史,这笔投资堪称巴菲特职业生涯中为数不多的重大败笔之一。
2013年,伯克希尔与巴西3G资本联手,以233亿美元收购亨氏;2015年,又推动其与卡夫食品合并,缔造了当时的食品业巨头。在交易完成时,伯克希尔的持股市值高达约240亿美元,并在2016年一度攀升至300亿美元的峰值。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过度削减成本、品牌创新不足以及市场环境变化,卡夫亨氏的业绩持续承压,股价一路下滑。自合并完成以来,其股价已累计暴跌近69%,市值蒸发惊人。伯克希尔的投资也大幅缩水,并在2019年和2025年第二季度分别计提了30亿和38亿美元的巨额减值。巴菲特在2019年就曾公开承认,为一家优质公司“支付了过高价格”。
如今,从亲密的合作伙伴到公开的批评者,巴菲特的态度转变,标志着他对这笔长达十年的投资已基本失去耐心和信心。
雪上加霜:穆迪下调评级,十字路口的食品巨头
巴菲特的“怒火”并非卡夫亨氏面临的唯一麻烦。就在其宣布分拆计划后,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迅速采取行动,将其列入信用评级下调观察名单,并启动对投资评级的全面审查。
穆迪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分拆带来的不确定性上。尽管拆分旨在“简化业务、提升效率”,但在当前消费疲软的宏观背景下,两家新公司的独立运营前景并不明朗。穆迪特别关注拆分后的资本结构,尤其是计划通过发行新债为北美杂货业务融资的安排,这可能导致杠杆率上升,增加财务风险。
评级下调的潜在威胁,意味着卡夫亨氏未来的融资成本可能上升,进一步挤压其本已紧张的利润空间,这无疑给其艰难的转型之路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卡夫亨氏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它面临着来自最大股东的强烈反对和潜在抛售压力,以及评级机构对其财务健康的质疑;另一方面,它仍寄望于通过分拆来重振品牌,适应市场变化。(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