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教育 > 高等教育

法科生“立法”初体验——大学生参与模拟立法已覆盖全国两百余所高校

时间:2025-08-20 浏览:

“建议设置政务服务评价反馈机制,企业对政务服务不满意的,相关部门应联系企业并给出整改方案……”近日,在湖南湘潭一家民营企业的会议室里,湘潭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罗婧菡的笔尖飞快移动,记录着这家企业负责人有关政府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的意见。

罗婧菡所参与的调研并非普通学术作业,而是为参与2025年度全国法科学生模拟立法大赛开展的前期调研。其目的是配合今年5月20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40条左右的地方性法规草案代拟稿。

“过去只在课本里见过‘立法调研’四个字,现在真正走进企业才明白,一部地方性法规出台,前期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罗婧菡的调研本上,密密麻麻记录了20余条企业负责人的立法建议和意见。

从课堂到企业,从理论到实践,像罗婧菡这样的法科生们,正通过模拟立法体验式参与“立法”全过程,开启一段别样的法学实践之旅。

从模拟法庭到立法沙盘

“传统法学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痛点,很多学生能熟背法条,却不懂法条背后的立法逻辑,更不清楚一部法律如何从‘纸面’走向‘实践’。”湘潭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欧爱民是推动学生参与模拟立法的首倡者,在他看来,传统法学实践侧重培养“规则适用者”,但法治建设更需要懂立法的“规则制定者”。

2020年10月,湘潭大学首创模拟立法大赛的尝试意外引爆校园。全校近200名学生涌入赛场,24支队伍围绕校园治理、社会热点模拟起草法规草案。

这场教学实验开始显露超乎预期的生命力。两年后,赛事升级为全国性平台: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作为主办单位,湘潭大学为永久性承办单位之一。在2022年度首届全国法科学生模拟立法大赛中,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全国161所高校的1871名学子提交了405份立法草案。

“推动学生从用法到立法,本质是破解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沉疴。”欧爱民透露,模拟立法活动当初推广时也曾遭遇质疑。“有人认为模拟立法太高大上,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会冷场;还有人认为模拟法庭大赛很成熟了,模拟立法大赛要冲出重围难度很大。”欧爱民说。

破局之道在于让事实说话。当学生们带着模拟立法成果向地方立法机关展示时,有的模拟立法成果得到了高度认可。6年来,这场始于湘潭大学的教学实验,如今已演变为覆盖全国两百余所高校的年度盛事。

“法治需要良法,学生对制定法律的热情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想,彰显出法科学子的法治担当。”欧爱民如此总结这场持续6年的探索。

在字词句里打磨立法匠心

“立法并不是简单的条文堆砌,而是一个兼顾理论支撑和现实需求的复杂工程,更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向奔赴。”谈及自己参与模拟立法的感受,湘潭大学法学博士研究生黄诗琦深有感触。

2022年,还是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的黄诗琦,与梁林妍、胡薷月、欧阳琦共同参与了以“教育惩戒”为主题的模拟立法。

“异性师生单独实施教育惩戒”这种情形,在《湖南省中小学教育惩戒实施办法·模拟送审稿》中如何作出条款规定,曾让黄诗琦等四人“立法”团队争论至深夜。

“单独”指单独相处还是单独惩戒?经过十余次修改后,最终版本确定为:“禁止异性师生在封闭空间单独实施教育惩戒。”在胡薷月看来,这样既增加了空间限定,又增设了禁止性规范。

立法是精准到标点的语言“手术”,黄诗琦对此深有体会。她参与的草案曾因使用“做出”而非“作出”被导师驳回,团队为此专门研读《立法技术规范》。

“‘应当’与‘可以’的情态动词选择、‘顿号’与‘或者’的逻辑表达,每个细节都关乎法律的生命力。”黄诗琦对记者说,立法需要在每一个表述上都做到精准无误,因为每一个词语的选择、每一个标点的使用、每一个条款的排列都可能影响法律的实施效果,任何模糊的表述都可能导致执行中的混乱。

在欧阳琦的记忆中,这次“立法”更大的挑战在于价值平衡。当草案提出“将严重惩戒记入学生档案”时,家长代表表示反对,认为惩戒进入档案就会让孩子的档案出现污点;而教师代表则表示赞成,认为这是一种具有很强威慑力的惩戒方式。

“历经三轮听证,我们团队创设出‘提前消除记录’机制,既保留档案的警示作用,又为改过自新者打开通道。”欧阳琦对记者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梁林妍坦言,在模拟立法中站在教育局局长的角度考虑问题时,又会有不同感受。“我这时候才真正理解立法者的两难。既要防范教师失范行为,又不能制造信任危机。法律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断题,而是寻找社会最大公约数的艺术。”

为地方立法注入青春智慧

多年来,一些地方立法机关正成为模拟立法的积极推动者。对湘潭大学大学生参与模拟立法的活动,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不仅派出评委参与活动,还对模拟立法进行指导。而大学生在模拟立法中培养出来的法治思维,也为地方立法注入了青春智慧。

2024年,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拟制定《湖南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若干规定》。湖南省教育厅委托欧爱民团队为这部地方性法规的起草、出台提供了专业意见。

“在立法调研中,团队中的大学生能抓住立法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与他们平时经常参与模拟立法的锻炼是分不开的。”欧爱民对记者说。

在往届比赛中,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团队提交的《浙江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条例(草案)》、厦门大学学生团队提交的《福建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条例(草案)》等作品,都为地方立法提供了专业参考。

大学生参与模拟立法的做法,得到了多方肯定。

“这一创新做法为地方立法提供了智力储备,强化了法治人才实践导向培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备案审查处副处长游慧艳认为,这种做法让学生获得了实战训练场,立法机关则收获了鲜活智库,从而使高校与立法机关形成了人才培养的闭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胡弘弘认为,让学生参与模拟立法可以培养其立法思维、立法意识,训练立法技术,引导学生关注制度的程序价值,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魅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