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35年)》正式印发,该规划是首次编制,将为江苏加快海洋强省建设、促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江苏海岸带及海洋空间地处南黄海西部,是“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重要出海门户。过去,这片区域发展面临空间利用格局待优化、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等挑战。此次规划正是基于这些现状与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海洋规划与经济处处长王均柏说:“规划一大突出亮点,在于构建‘三纵三横三门户’海岸带及海洋空间保护利用总体格局。临海城镇特色带聚焦人居环境品质建设,沿岸综合发展带侧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近海生态保育带着重生态保护,实现多层次布局。赋予连云港、盐城、南通特定区域发展定位,使其在国际航运、区域经济带动、长三角协同发展中发挥关键效能。这一格局进一步优化了海岸带区域发展状态,推动陆海统筹、区域协同,形成有序开发利用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益,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规划》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保护”为指引,一方面,通过科学划定海洋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严格保护岸线、限制开发岸线等全面加强对海洋的系统性保护;另一方面,科学合理划定各类海洋发展区,鼓励“风光渔游”等兼容用海形式,最大限度的保障海洋发展需求。《规划》明确,到2035年,江苏海岸带及海洋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支撑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基本形成,陆海一体化保护与发展深入推进,自然资源生产要素配置和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宜居宜游滨海特色风光带逐步建成。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郭奉铭 陈忠耀 编辑/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