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启动结对帮扶以来,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与凉山州越西县携手十年,通过“规划引领-项目驱动-产业升级”的创新路径,将越西县南箐镇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核心示范区,探索出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发展”的可持续模式。
顶层设计:绘制振兴蓝图
德阳市旌阳区援彝前方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立足“全域统筹”理念,组织专业团队编制《南箐镇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等3份核心方案,创新推出“一带多园”空间布局。同步制定五年帮扶工作方案及5项实施细则,建立“需求-资源”双清单管理机制,确保1700万元年度帮扶资金精准投放。
产业赋能:激活内生动力
德阳市旌阳区援彝前方指挥部相关数据显示,投入1600万元打造“相岭雪民宿”集群,建设星空露营基地等设施,通过梨花节、火把节等IP活动带动客流,2025年单日游客量突破800人次。
建成甜樱桃产业示范园,创新“订单农业+集体带动“模式,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7000余株,带动农户年均增收3200元。
民生提质:共建和美乡村
累计投入910万元实施“越西之窗”示范带建设,完成5公里旅游道路、3处生态停车场等基建;开展5村人居环境整治,修缮彝族文化步道等特色节点,实现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该负责人表示。
截至2025年8月,旌阳区已累计派驻干部430余人次,实施项目320余个,投入资金超1.1亿元。如今的南箐镇甜樱桃满枝、民宿客流不断,成为凉山州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冯淑君 王建明 文/图 旌阳区援彝前方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