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城市 > 民生经济

重庆大足民警“老马”:“五个一”工作法织密社区“平安网”

时间:2025-03-07 浏览:

在重庆市大足区公安局东门派出所,有一位熟悉辖区大事小情的民警,居民们习惯叫他“老马”。他的全名叫马红军,今年57岁,在警营里摸爬滚打了30多年,其中20年都扎根在社区。

“老马是个耿直人,有啥事找他,准能给你个明白的道理。”辖区居民这样评价他。对于社区治理,他有一套独特的经验——“五个一”工作法:建立一本台账、当好一个邻居、凝聚一股力量、搭建一个平台、养成一个习惯。这一套看似简单的做法,却让社区安全稳定,居民安心放心。

一本台账:让警务有据可依

社区矛盾错综复杂,但老马有一本“社区台账”,记录着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矛盾纠纷的历史及调解结果。这不仅是一本数据手册,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工具。

某年夏天,两户村民因自留地边界争执不休,甚至一度发生肢体冲突。接到报警后,老马并未急于仲裁,而是翻出多年前的台账,找出了双方曾经签订的调解协议。当年的记录让争执双方无话可说,最终握手言和。这本台账,成为化解矛盾的“定海神针”。

一个邻居:把警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在居民眼中,老马不仅是警察,更像是邻里之间的“自家人”。谁家门锁坏了,他帮忙联系维修;哪户有独居老人,他时不时上门看看。

前不久,独居老人张奶奶突发疾病,拨打他的电话求助。老马第一时间赶到,将老人送医并垫付医药费,直到家属到场才离开。“要是没有马警官,我真不知道怎么办。”张奶奶感激地说。

正是这份真心与责任感,让居民们把马红军当作家人般依赖。

一股力量:群防群治让社区更和谐

社区治理仅靠一人之力远远不够。为此,老马组织了一支“邻里调解队”,成员包括社区干部、退休教师、楼栋长等。他们经过专业培训,在矛盾纠纷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介入劝解。

去年,社区两户人家因噪音问题争执,老马赶到时,调解队员杨婆婆已经先行安抚:“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伤了和气?”最终,在社区干部、警察和邻里的共同努力下,矛盾迎刃而解。这支调解队,让社区的每一次争执都能在初期化解,避免事态升级。

一个平台:让沟通更顺畅,问题更易解

为了让居民有诉求能说、有矛盾能解,东门派出所打造了“西街警务室”。这里不仅是警民沟通的场所,还成为居民“喝茶议事”的网红点。老马定期邀请居民代表、物业、社区干部共聚一堂,把社区大小事摆到桌面上商量。

此外,老马还创建了警民联系群,居民们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在群里联系他,他在线解答、协调解决。前不久,两户居民因楼道堆物问题发生争执,老马发现后,立刻在群里安抚双方:“大家先别急,我马上过来。”几分钟后,他赶到现场,陪两家人清理杂物并耐心劝导,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线上线下联动,让居民的烦心事有了“出口”,更让社区治理有了“归处”。

一个习惯:用点滴积累织密平安网

“老人家,这两天倒春寒,烤火要注意安全。”“老板,收的现金要及时存银行,别放在店里。”这样的提醒,老马每天都会说上几十遍。他的习惯就是每天早晨绕社区一圈,和居民聊上几句,留意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今年春节前,小刘一家因琐事争吵,年夜饭差点吃不成。邻居连忙打电话求助,老马赶来后,不是简单劝架,而是拉着全家围坐一起,说:“今天是大年三十,先给大家拜个年。”一句轻松的话语缓和了紧张氛围。他继续用重庆方言劝道:“家和万事兴,有啥子话不能好好说?”最后,在他的调解下,一家人重新坐回饭桌,和和气气地吃上了团圆饭。

这样的事,老马每天都会遇到,每天也都在用心解决。

三十年如一日 用行动守护万家灯火

从一本台账到一杯“警茶”,从一支调解队到一个习惯,老马用最朴实无华的方式,让社区更温暖、更安全。他的笑容里藏着岁月的痕迹,但更蕴含着一名社区民警的责任与担当。

“群众的事儿,拖不得;遇到矛盾,躲不得。”30年,马红军始终践行这句话,让平凡的社区警务,变得不再平凡。(文/图 王天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