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德阳绵竹市“我们的年,世界的年,到绵竹过中国年”第二十四届绵竹年画节正式开幕。
2024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中国春节申遗工作中,绵竹年画作为非遗代表性项目参与了申报。
有年画的春节才更具年味。为了让年画重回春节,回归生活惠及群众,近年来,绵竹市把绵竹年画保护传承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不断发展壮大年画产业,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产业优势,让古老的民间艺术瑰宝焕发出新活力,在绵竹广袤大地画出了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
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第二十四届绵竹年画节民俗巡游表演拉开序幕。28个巡游表演方阵,1200余名演出人员进行巡游表演,立体再现了绵竹年画《迎春图》中“报春、打春、游春”的典型场景,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看。
“为了庆祝中国春节申遗成功,今年绵竹年画节民俗巡游表演规模和人数创历史新高,且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演员,为巡游表演注入了新的活力。”绵竹市文化馆馆长何文礼介绍说,今年绵竹年画节巡游表演《八仙方阵》《狮灯方阵》、社火平台等绵竹年画《迎春图》中报春、游春两大板块的部分演员都是通过社会公开招募而来,共计招募演员200余名。同时,对巡游表演的部分服饰进行了更新调整,使其在色彩搭配、图案设计、款式造型等方面更加贴近古时迎春场景。
今年的年画节巡游,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老鼠嫁女》《骑车仕女》等固定方阵外,游客们还能看到展现“羌年”习俗的《九顶羌韵》《羌山古韵》方阵、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莲箫》方阵以及展现绵竹白酒酿造的《剑南春》方阵,让每一位参与者和观众都能沉浸在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与文化底蕴之中。
多年来,绵竹市以年画为媒介,以节庆为平台,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3届绵竹年画节,将民间艺术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全方位展示“美酒名城·画境绵竹”的悠久历史,进一步擦亮“到绵竹过中国年”的城市文化品牌。年画节也因此成为了联系八方宾朋的桥梁、彰显绵竹魅力的名片、振兴文化产业的瑰宝。
(唐妮 冯淑君 文/图绵竹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