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领航

习主席指引“一带一路”前进方向

时间:2024-12-04 浏览: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月2日在北京出席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作为,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习近平强调,近年来,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在此背景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须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有效克服地缘冲突影响,正确处理增强共建国家获得感和坚持于我有利的关系,切实保障我国海外利益安全。2016年、2018年、2021年,习近平先后三次出席“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擘画蓝图。2日,《环球时报》记者采访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匈牙利等多国专家学者,他们讲述了本国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成绩和对未来的期许。

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日的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北京市委书记尹力、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望明、义新欧贸易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旭斌、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先后发言,结合实际介绍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自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共建“一带一路”始终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国际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增进同共建国家友谊、促进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习近平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指导原则,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指引,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结合、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科学布局和动态优化相结合、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相结合,统筹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统筹巩固传统领域合作和稳步拓展新兴领域合作,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不断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赢发展新空间。

习近平强调,要重点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建设,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统筹管理机制,完善“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协调推进机制,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务实合作机制,完善新兴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完善投融资多元化保障机制,完善风险防控内外协同机制,完善海外利益保障机制,完善高水平国际传播机制,完善廉洁丝绸之路合作机制,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勇于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匈牙利专家谈“一带一路”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十多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3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分别在2017年、2019年和2023年举办,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

2013年启动的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巴基斯坦议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秘书处全球发展倡议小组顾问沙基尔·拉迈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带来了多方面的益处。一方面,它通过创造23.6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帮助缓解了巴基斯坦的贫困问题,创造的间接就业岗位数量更为庞大,超过100家中小企业直接受益于中巴经济走廊。此外,走廊框架下的能源投资帮助巴基斯坦克服了电力短缺问题,清洁能源如水电项目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廉价电力,节省外汇储备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据粗略估算,如果没有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的投资,巴基斯坦每年因电力短缺导致的损失可能高达150亿至200亿美元。

正在建设中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是中国和马来西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项目线路全长约665公里。马来西亚—中国友好协会会长、马来西亚前驻华大使马吉德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条铁路未来将成为连接马来半岛东西海岸的交通动脉和推动东海岸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为沿线地区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马吉德说,“一带一路”不仅是互联互通,马来西亚的绿色转型发展也借鉴了中国在光伏、水电、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成功经验,双方在这些领域的交流合作近年来不断增加。当前世界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逆流仍在蔓延,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反映出中国致力于促进全球化发展,推动繁荣和共同增长。

匈牙利是首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欧洲国家,该国萨佐德韦格研究所政治分析中心主任基塞伊·佐尔坦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匈牙利是共建“一带一路”在欧洲的倡导者,因为基于互利共赢的理念,匈牙利和周边国家已经从中受益良多。

佐尔坦告诉记者,他对中国与匈牙利之间民航领域的互联互通印象深刻。此前一段时间,中匈两国几乎没有直航航班,直至2015年。如今,两国之间不仅每周有多趟直航航班,还在布达佩斯至郑州的“空中丝绸之路”框架内开展了大量航空货运合作。佐尔坦认为,一些西方国家提出的所谓“合作倡议”旨在让参与国和中国“脱钩”,“一带一路”倡议与它们有本质区别。共建“一带一路”不基于政治目的,而是为了连接世界经济的不同节点,促进共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产品进入欧洲的通道,也是欧盟和欧洲企业向中国和亚洲市场销售产品、与世界最繁荣经济体建立联系的机会。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由中国中铁承建的匈塞铁路匈牙利段目前正快速推进施工进程。匈塞铁路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全长约350公里,连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

美媒:“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不断发展演进

12月1日,中国—中亚外长第五次会晤在成都举行。多国外长在会上提到希望同中方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和全方位互利合作。尼泊尔总理奥利12月2日起访华,也将同中方讨论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和各领域交流合作。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官网11月13日刊文称,“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不断发展演进。中国正在采取新的方式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转向规模较小的前沿投资项目,包括云计算、5G、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等。拉美创投创业集团首席执行官蔡文轶认为,中国投资者对拉美的数字领域投资非常感兴趣。墨西哥驻华大使赫苏斯·施雅德认为,“一带一路”项目重点转向创新驱动型投资,为墨西哥向价值链上游攀登提供了机会。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赵觉珵 樊巍 王海峰 王盼盼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 柳玉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