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象过,古时的中国,人们用着的家具到底长啥样?春秋战国、唐宋、明清时期的家具又有什么区别?
8月18日,活力中国调研行记者来到福建莆田市仙游县,走进三福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艺术展示馆,精致的红木家具呈现在眼前,圆桌上雕刻的全国各地名胜古迹栩栩如生。
三福艺术展示馆内,红木家具精致摆放。
据介绍,三福集团立足艺术家具产业,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于一体,是中国红木家具行业领军企业,先后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出品的明式交椅等12套艺术家具先后作为“国礼”被赠予外宾。今年2月,“三福古典”入选工信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
这里的家具,究竟何以出众?
为尽量使家具还原古典设计,三福集团对文物、名画、典籍等进行考究,对比复原。“我们与出土文物的博物馆、高校的专家学者对接,根据出土文物图片、典籍等把古典的家具尽量还原出来。”三福集团管理中心总监林玉珊说,“比如明式家具是中国古典家具的一个高峰,主要特点是简约,我们就用简单的设计结构,通过线条美来体现其韵味。”
说着,他指向墙壁,墙上是匠人以刀代笔复刻的《五牛图》。走近看,木材上一笔一画、一刀一刻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牛毛似乎也清晰可见。“我们的家具就是像这样雕刻出来的。”林玉珊说。
谈到如何在家具中体现传统文化,三福集团总裁黄福镇有独特的思考,“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而木头始终与人类很亲近。我们想做的就是把古代的特色在家具上体现出来,精雕细琢,让它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一种载体。”他说。
走进制造车间,环境整洁有序,一根根木材摆放整齐,工人们正聚精会神雕刻加工。林玉珊表示,“我们就是要将家具生产制造的全过程展现出来,让消费者消费得明明白白。”
车间内,工人正在加工材料。
时代不同,大众的需求也会不同。让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加贴近现代人、年轻人的生活需要与审美方式。老字号如何与时俱进、转型升级?
“为了让产品更大众化、年轻化,我们做了不少努力:从原材料下手,引进多样化木材,让价格更实惠;根据不同的材料打造不同产品线,结合最新的人体工学原理进行改良;选用最先进的木工加工技术,一次成型、降低成本。”林玉珊一条条道来。
同时,在传统家具之外,老字号也在更贴近年轻人的文创产品上开辟了新赛道,利用与所造家具同源的木材,制作手串等年轻人喜爱的轻工艺品。“典雅而不失时尚,这是我们的目标。”林玉珊说。
家具所使用木材的一部分被加工成文创产品。
工艺美术产业是仙游县支柱产业之一,是莆田市乃至福建省的一张亮丽名片,全县现有工艺美术企业2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17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2025年上半年产业实现产值390亿元,同比增长4.6%。
“仙游县有悠久的工艺美术历史,我们在品牌创建、人才支援等方面下了功夫,目前工艺美术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完整,全县有工艺设计师6000多人。”仙游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郑碧娥说,“接下来还要提升产业创新水平,拓宽市场渠道,推动跨界融合发展。”
这里的技艺还将继续传承下去,这里的家具更将走进千家万户。
在谈到未来传承时,黄福镇表示,“不管如何发展,做我们这行最重要的就是精益求精,不能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要时刻提醒自己四个字:‘货真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