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风电、光伏发电……现在潮流也能发电?
记者探访位于浙江舟山市岱山县的秀山岛海域的兆瓦级海洋潮流能发电站——LHD潮流能发电站。潮涨潮落,小岛秀丽,形似“小提琴”的发电站总成平台就建造在这里。
登上距海面28米高的总成平台,透过脚下的格栅板可以看到翻卷的白浪。潮流来去匆匆,如何被收集利用发电?
潮流能发电,是一种利用海水涨落动能的发电技术。据浙江LHD海洋潮流能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总工程师林东介绍,利用潮流能发电原理并不复杂,要在海底安装一个“大风车”,通过利用潮流能推动水轮机涡轮旋转,从而获得电能。但是要在暗流汹涌的海底建造这样的“大风车”,关键要有牢固的“底座”。
海底情况复杂,大型机组如果坐落于海底,运维难、成本高、扩展性差。林东团队采用平台化+模块化设计。发电机组均设置在露出海面的总成平台,解决了坐底式大型机组的发电难题。
潮汐有其规律,除了涨潮和落潮,每个月还有大潮中潮小潮,水流大小并不固定。如何保证潮流能稳定发电?通过多次技术更迭,稳定发电的秘密就藏在“奋进号”发电机组里。
林东解释说,与之前的几代发电机组相比,“奋进号”发电组的先进之处在于叶片小,直径约15米左右。此外,“奋进号”应用了自主研发的自动变桨技术,根据水流大小自动调节叶片的桨距,可以达到最优发电的效果。由于涨潮和落潮的水流方向相反,叶片还会随着潮水调转方向,实现潮流能高效采集。
在LHD联合动能海洋能大型实验室内,大屏上实时显示的监控画面上展示着LHD海洋潮流能电站的发电实况和数据。
随着稳定发电时长增加,发电成本随之降低。2016年7月投入运营的LHD第一代机组度电成本为106元/千瓦时,经过几次技术更迭,第四代机组度电成本已经降至1.1元/千瓦时,具备规模化应用场景。
今年2月24日,自然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百兆瓦级潮流能重点工程,在潮流能资源富集区域,支持将潮流能发电作为沿海地区及海岛绿色能源补充解决方案之一。
林东介绍,目前,世界上掌握海流能发电并网技术的国家只有英国、美国和中国,但在持续稳定发电并网时间上,我国LHD海洋潮流能发电站已经领跑世界。截至7月底,LHD海洋潮流能发电站已连续运行超过97个月,总并网电量已超783万千瓦时,所发电量通过国家电网实现全额消纳,相当于等效减少使用3132吨标准煤,减排7811吨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