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连体防水服,撑着小船驶入虾塘,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龙虾从笼中探出头来。在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张家窑“四季有虾”试验示范基地,一箱箱新鲜出水的小龙虾格外引人注目。
在“四季有虾”试验示范基地,工人正在捞虾。
小龙虾,在湖北被称为顶流网红农产品,是当之无愧的夜宵顶流。据统计,2024年全国每10只小龙虾里,就有4只产自湖北,而潜江更有“中国小龙虾之乡”的称号。从养殖到加工,从餐饮到流通,潜江虾稻产业的综合产值已经达到了870亿元。
油焖大虾、蒜蓉大虾、柠檬泡泡虾、藤椒小龙虾……在潜江,小龙虾美食的做法已远远超过100种。行走在夜晚的潜江生态龙虾城,每家店铺都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小龙虾成为食客们的最爱。潜江泰丰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谭怡介绍,每年有200万人次游客前来“吃虾打卡”,年餐饮业产值达1.5亿元,成为推动潜江餐饮经济与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夜幕下的生态龙虾城。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2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虾十条”支持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抓住政策机遇,潜江深入实施一产提效、二产提质、三产提级、品牌提档“四大工程”,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不断拓展、成效日益显现。2025年上半年,潜江小龙虾养殖产量12.25万吨,同比增长4.6%。
火热的小龙虾产业也曾遇到季节限定的困境。“春卖虾苗夏卖虾,寒冬腊月空塘趴”,曾是小龙虾养殖的写照。
“小龙虾喜暖惧寒,过去潜江龙虾一年只在春夏两茬养殖,造成市场消费冷热不均,潜江龙虾产业发展也出现季节性短板。”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波介绍。
为突破季节瓶颈,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7家科研院所和高校,重点攻关“四季有虾”技术,创新研发出池塘精养、温棚土池养虾、工厂化养虾、稻田养虾等多种模式,升级“虾+稻+N”立体共作模式。
在养殖车间内,小龙虾在舒适环境中能够全年保持最佳生长状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员管赫赫说,“现在人们可以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小龙虾。”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潜江冬虾上市量达2.4万吨,实现产值21.9亿元。
在小龙虾交易中心,工人正在分拣小龙虾。
分拣、置冰、打包、发货……在湖北潜网生态小龙虾产业园,小龙虾被快速装货,发往全国各地。660多家商户档口,高峰期现场直接带动2万余人就业,间接带动就业、创业10万余人。这里的小龙虾交易中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市场。在先进的保鲜技术加持下,依靠干线运输和航空运输,只需4到14小时就能把鲜活的潜江小龙虾送到全国600多个城市、1200多个服务网点。湖北潜网生态小龙虾产业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康峻介绍,2025年上半年,这里的鲜活小龙虾交易量高达17.7万吨,交易产值达到75.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