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西瓜错峰上市“巧”增收

立晟网

2024-12-27 来源:环球网

据人民网消息,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冬季西瓜已成为多地农户增收的新亮点,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果篮子”,更为多地农户提供了增收的新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创新种植技术,填补市场空白

据农民日报报道,寒冬时节,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的温室大棚内却是一片暖意融融、绿意盎然的景象。这里种植的“小吊瓜”成功打破了季节限制,实现了冬季上市。据种植户杨兴华介绍,大棚内种植的“魔墩”西瓜和“墨墩”西瓜是新研发的品种,具有中厚皮、耐寒性强、甜度适宜、口感佳等特点。通过创新的空中吊蔓种植技术,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还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使得这两个品种在市场上备受瞩目。

“小吊瓜”的丰收上市,不仅丰富了群众的冬季“果篮子”,也为乐都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了解,近年来乐都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着力谋划种植业增产增收,积极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科学调整产销结构,大力推进塑料大棚经济建设。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甘肃省民勤县重兴镇:错峰种植,打造特色品牌

据中国甘肃网消息,冬至时节,甘肃省民勤县重兴镇的吊蔓西瓜同样喜获丰收。走进重兴镇黑山村的吊蔓西瓜种植基地,一排排日光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圆润饱满的西瓜挂在藤蔓上,透着诱人的气息。据重兴镇党委副书记袁荣年介绍,吊蔓西瓜采用立体种植技术,能充分吸收氧气,全方位均衡享受阳光,具有着色均匀、瓜皮薄、肉质香甜脆嫩等特点。

与普通西瓜错峰上市,吊蔓西瓜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也鼓足了瓜农的“钱袋子”。目前,黑山村种植西瓜20棚,第一茬已经陆续上市,价格每斤4元左右,棚均收入2万元。第二茬预计在明年“五一”前后上市。民勤县还通过土地流转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拓展农业发展空间,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鼓励引导瓜农种植早熟、有特色、高品质的温室吊蔓西瓜。不仅解锁了乡村“振兴密码”,还助推了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特色农业、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反季种植,助力乡村振兴

据闪电新闻消息,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麻湾西瓜高标准种植基地,大棚内同样是一片绿色的海洋。种植户们利用现代化的温控设备和滴灌技术,确保西瓜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生长,从而保证了西瓜的品质和产量。反季西瓜种植不仅有效利用了冬季闲置土地资源,还在市场淡季为消费者带来了新鲜美味的西瓜。

据当地农业部门介绍,反季西瓜种植有望进一步提高农户收入,助力乡村经济发展。龙居镇近年来坚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培育产业新亮点。反季西瓜的种植正是该镇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许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