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笋“敲”开乡村致富新大门

崇德新闻网

2024-12-25 来源:环球网

近日,随着冬季的深入,各地竹笋产业纷纷迎来了丰收季。小竹笋以其独特的魅力,敲开了乡村致富的新大门,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据经济日报报道,在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江西广雅食品有限公司依托当地丰富的竹笋资源,通过精加工和智能化转型,成功将竹笋产业打造成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

广雅食品通过发展订单农业,拓宽销售渠道,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并投入巨资建设智慧工厂,推进研发平台建设,实现了竹笋产品的高质量发展。公司研发的竹笋罐头加工技术以及保鲜工艺,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还减少了传统加工方式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广雅食品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3万余户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湖南省炎陵县十都镇,竹笋产业同样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据红网时刻新闻报道,十都镇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楠竹产业,提高楠竹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举办“竹乡风情·冬笋节”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挖竹笋的乐趣,带动了当地竹笋销售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据了解,目前十都镇已有竹笋交易点3个,竹笋加工厂房2家,实现了竹笋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村民们通过销售竹笋,实现了收入的增加,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湖南省桃江县的竹笋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据央视新闻报道,桃江县通过优化竹林资源结构,引导村民开展冬笋和春笋的采挖,同时引进培育多个竹品种,提高了竹笋的产量和品质。

当地竹笋加工企业利用现代食品工业的速冻锁鲜技术,将竹笋加工成各种食品,销往全国各地。此外,桃江县还尝试“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竹林下种植菌类、中药材和养殖土鸡等综合种养模式,提高了竹林的经济效益。

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桠溪街道,早园竹产业的发展同样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据龙虎网报道,桠溪街道依托国际慢城良好的旅游环境,结合各种节庆活动,围绕农旅融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当地笋农利用稻壳覆盖竹地控温技术,让竹笋早上市,并通过农家乐、农家客栈等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购买农产品。这不仅拓宽了竹笋的销售渠道,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村民们带来了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小竹笋以其独特的价值,在各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企业的创新和转型,以及村民们的辛勤付出,竹笋产业已经成为了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许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