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万物萧瑟,大棚内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颗颗鲜红的草莓在绿叶间若隐若现,散发着诱人的果香。近日,多地草莓陆续进入成熟采摘期,抢“鲜”上市,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冬日里的甜蜜时光,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户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中新网消息,安徽歙县桂林镇连川村的草莓种植基地内,头茬草莓正陆续成熟上市。种植大户潘云霞和丈夫吴云辉,凭借严格的品种挑选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种出的草莓个大、色艳、味甜,深受消费者喜爱。他们的15个大棚草莓种植面积达13亩左右,亩产约3000斤,主要通过商超、路边零售以及游人采摘等销售渠道进行销售。整个连川村约有50余亩草莓大棚,年均亩产约2000斤,每亩年产值约4万元,草莓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据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桠溪街道的述松家庭农场,利用有机方法栽植的大棚草莓也开始采收上市。农场负责人王述松介绍,他们种植的“红颜草莓”口感好、质量高,抢先上市能卖上好价钱。目前,农场共有6个大棚种植草莓,市场供应量虽有所上升,但价格仍能维持在每斤50元左右。草莓的采收期可延续到明年5月份,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左右。桠溪街道通过技术支持和引导,让更多的村民走上了草莓种植增收之路。
据上观新闻消息,上海高新区的一家草莓种植基地今年也迎来了首批草莓的上市。基地负责人夏剑锋为了应对寒潮天气,早早为大棚套上了一层保温膜。基地不仅种植了传统的章姬草莓,还培育了建德白露草莓、白草莓以及粉玉草莓等多个品种,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受天气影响,今年草莓整体上市时间较往年有所推迟,但草莓的品质和口感依然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据今日永州消息,湖南省新田县中山街道潭田村的草莓园也迎来了丰收。种植户张倩采用生态种植方式,种植的红颜草莓、奶油草莓等优质品种口感香甜、品质上乘。草莓园分三个阶段陆续成熟,预计在年前将迎来大面积成熟期,采摘时间可持续至明年4月。草莓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市民的果篮子增添了一抹亮色,也为当地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安徽合肥市长丰县水湖镇的草莓种植基地内,红艳艳的草莓点缀在绿叶之间,散发出浓郁的果香。据大皖新闻报道,这里的草莓种植面积达50亩,集育苗、种植、旅游观光为一体。种植户王丽娜表示,他们采用了无土栽培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施肥机,提高了种植效率和草莓品质。草莓销售渠道包括线上和线下,日采摘量在几百斤到几千斤不等。随着元旦的临近,合肥本地草莓将进入进场高峰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尝鲜机会。
冬季草莓的甜蜜上市为消费者带来了丰富的味蕾享受,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户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地通过优化种植技术、拓展销售渠道等措施,推动草莓产业不断向前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了积极力量。(许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