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夏始春余 万物并秀

华都新闻网

2025-05-05 来源:环球网

当春风收起最后一缕温柔,槐树的浓荫悄然爬满院落,蝉鸣尚未聒噪,蔷薇却已攀上篱墙。立夏,踩着谷雨的尾巴,带着几分微醺的热意,叩开了人间五月的门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太阳行至黄经45°,北半球迎来升温季。江淮流域均温攀升,岭南已见35℃的灼热,东北黑土地上的残雪彻底消融,泥土里蒸腾出潮湿的生机。

晨起推窗,但见蝼蛄在菜畦间低鸣,蚯蚓翻出新泥的纹路,王瓜的藤蔓一夜之间缠满竹架——自然界的万物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腰肢,仿佛能听见枝叶拔节的细响。

立夏于农人,是写在土地上的进行曲。

江南水田里,智能插秧机划开明镜般的水面,嫩绿的秧苗速度扎根。

黄淮平原上,冬小麦正在灌浆,无人机掠过麦浪,喷洒的除菌剂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

云贵高原的咖啡园里,红宝石般的咖啡樱桃挂满枝头,果农们挎着竹篮穿梭林间,手指翻飞间已摘下今年的第一捧鲜果。

最有趣的当属江南桑园。春蚕即将上蔟,桑农掐着立夏前后三日采摘“立夏桑”,此时的桑叶肥厚多汁,蚕食后吐出的丝光润如玉。

苏州震泽的蚕娘们至今保留着“谢蚕花”的旧俗:在蚕室供上青团、芽蚕豆,红纸剪成的蚕花插满竹匾,祈愿今岁蚕丝盈筐。

立夏的仪式感,总与吃食息息相关。

江浙人家的灶台上,乌米饭飘出南烛叶的清香。新采的嫩叶捣汁浸米,蒸出的饭粒乌黑发亮,佐以白糖或咸肉,一甜一咸皆是春末的告别礼。

苏州孩童脖挂五彩丝线编织的蛋兜,装着煮熟的囫囵蛋四处“斗蛋”,蛋头相撞的脆响里,藏着“疰夏不侵”的古老祈愿。

北方的立夏则透着一股豪迈气息。山东农家的“立夏饼”足有脸盆大,新麦磨的面粉烙成焦黄,卷上香椿炒蛋、小葱蘸酱,一口咬下满是土地的馈赠。

老北京讲究“立夏尝三鲜”,运河刚上岸的黄花鱼、顶花带刺的嫩黄瓜、头茬紫皮蒜,在四合院的石榴树下摆开八仙桌,二锅头碰着槐花蜜水,胡同里的夏天就此开场。

立夏是部立体的时光典籍,农人读出了播种的时令,文人读出了“绿肥红瘦”的诗情,孩童读出了撞蛋的欢愉,美食家读出了时鲜的密码。沏一盏明前茶,看庭前榴花初绽——毕竟槐荫已浓,夏日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