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寒意未退,南京梅花山已是暗香浮动。“单瓣早白”“粉红朱砂”“江南宫粉”“早玉蝶”等早花梅品种均已进入观赏期:单瓣早白,轻盈如雪;粉红朱砂,艳如云霞;皱皮朱砂,红得深沉;南京复黄香,簇簇鹅黄。而在杭州灵峰探梅景区,花瓣随雨飘落,成了一场浪漫的“梅花雨”。梅花,作为“岁寒三友”之一,自古以来因其傲雪凌霜的姿态吸引了无数目光。如今,梅花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经济价值,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梅花是蔷薇科李属植物,原产于我国,已有7000~7500年的应用历史,3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我国梅花品种极为丰富,其观赏性和适应性也各不相同。2007年,在国际园艺学会的号召下,参考《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第7版),梅品种分类改为以品种群为单位,在梅种之下将品种分为真梅品种群、杏梅品种群和樱李梅品种群3个品种群。真梅品种群的花具典型梅香,杏梅、樱李梅2个品种群的花均缺香味或分别略有杏花、李花淡香。
我国是梅花种质资源的中心,拥有全球90%以上的梅花品种。南宋时,我国梅花品类已经不少,《范村梅谱》中已列出“江梅”、“早梅”、“重叶”梅、“绿萼”梅、“百叶缃”梅、红梅、“鸳鸯”梅、杏梅等品名。近年来,科研人员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抗寒、抗病的新品种,进一步丰富了梅花的多样性。
梅花在我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被誉为“花中君子”。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精神。宋代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就是典型代表。同时,梅花不与百花争艳,独自在冰雪中盛开,也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元代画家王冕以画梅著称,其作品《墨梅图》被视为艺术珍品,其诗《墨梅》中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也广为人知。梅花也因五瓣,象征“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常被用于春节装饰和传统图案中。
对梅花的喜爱,促使人们将梅花“浓缩”到室内。盆景,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浓缩于方寸之间,而梅花盆景是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瑰宝,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梅花枝干苍劲,形态多变,非常适合制作盆景。梅花被赋予“坚韧不拔”“高洁清雅”的寓意,自然成为文人雅士书房中的常见摆设。梅花盆景讲究“疏影横斜”的美感,通过修剪、蟠扎等手法,将梅花的自然形态与人工雕琢完美结合。如今,梅花盆景也逐渐形成产业,一盆造型精美的梅花盆景,价格可达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成为花卉市场的高端产品。
近年来,梅花不仅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存在,更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南京梅花山每年春季举办“国际梅花节”,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发展;杭州灵峰探梅景区通过打造“梅文化体验馆”,将梅花观赏与文化传播相结合,成为长三角地区的热门旅游目的地;苏州园林推出了梅花主题文创产品,如梅花书签、梅花香囊等。
植物花开之后,一般会结果,达成从花到果的圆满。梅花凋谢后,枝头会结出小小的果实——梅子。有以“赏花”为主的梅,自然也有“得果”为目的的梅品种。广东普宁以青梅种植闻名,当地企业将青梅加工成梅酒、梅干、梅酱等产品,年产值超10亿元。(扬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