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斯大林清洗30万远东华人”说法并不准确
“斯大林清洗30万远东华人”这一说法,在网络上流传甚广,但其真实性却值得商榷。以下是对这一说法的详细分析:
一、说法的起源与背景
该说法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的一篇俄罗斯文章,此时正值苏联解体之际,俄罗斯学界中各种观点纷呈,包括一些带有政治色彩和偏见的言论。在这样的背景下,该文章提出了“斯大林清洗30万远东华人”的说法,但这一说法的可信度却因其时代背景而大打折扣。
二、旅苏华人数量的变迁
根据苏联人口统计和师哲(曾在苏联内务部工作的中国人)的回忆,1926年旅苏华人有10万人左右,而到了1939年已下降到约3万人。这一数据表明,旅苏华人的数量在30年代呈现锐减趋势。因此,即使考虑到远东地区的华人数量相对较多,也不太可能达到30万之巨。
三、流言背后的历史事实
上世纪30年代,与旅苏华人相关的历史事件主要包括:日占东北的越境逃难者、苏联的反间谍斗争、苏联政府对边境少数民族的迁移以及大清洗(肃反扩大化)。这些事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日占东北的越境逃难者: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后,大量中国人越境出逃苏联。由于边界封锁,苏联方面对非法入境者进行了严格管控,其中包括流放西伯利亚等措施。这些逃难者中既有抗日爱国志士,也有可能被日本情报机关利用作为间谍。
苏联的反间谍斗争:苏联在反间谍斗争中确实对无法核实身份的逃难者进行了严格管控,主要是出于反间谍考虑。这一措施虽然伤害了一些无辜的中国人,但长期来看为快速打败日本侵略者奠定了情报基础。
苏联政府对边境少数民族的迁移:这一政策与旅苏华人的直接关系不大,但反映了苏联政府对边境地区民族政策的调整。
大清洗(肃反扩大化):大清洗期间,苏联政府确实对包括华人在内的外国公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迫害和清洗。然而,将这一事件单独拎出来并夸大其词地描述为“清洗30万远东华人”则是不准确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斯大林清洗30万远东华人”这一说法并不准确。上世纪30年代,苏联在对待旅苏华人一事上既有功绩也有错误。功绩在于打击了汉奸特务、制止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渗透、有力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等;错误则在于搞出了不少假错冤案、伤害了一些无辜的中国人等。因此,在看待这段历史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既要看到苏联政府的功绩也要看到其错误。同时也要注意区分历史事实和政治宣传之间的差异,避免被不实言论所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