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讲:(以下只讨论只对于德国国防军与中国国军。德国党卫军、人民冲锋队与中国红军、游击队均不在讨论之列。)
兵源素质
德国:在1939年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上台后通过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使原有逼近30%的失业率迅速回落到0.2%,并通过一系列社会福利保障措施使得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有活干。同时鼓励体育运动,全民强身健体。
中国:因百年以来的积贫积弱,国民身体素质低下,不少人有营养不良的问题。
士兵作战能力
德国:虽然不及美国的教育水平,但是已经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意识形态的灌输也从小抓起,普遍渴望入伍参军为国效力。国防军的招收工作可与高中学校实现高效对接,一般流程如下:高中毕业→进入“帝国劳工部”服役一到两年→正式进入国防军。士兵在进入军队前便已经养成了绝对服从的职业素养,战时便于指挥。1944年芬兰与苏联秘密协商,达成停火协议后,事前一无所知但仍驻扎在芬兰境内的德军面临被围歼的下场。但是整个撤退几乎可以说是有条不紊。
中国:大多数士兵是文盲,扁担撂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士兵入伍动机复杂,有的的确是为了保家卫国,但还有为了吃饷、升官发财而来的,还有的抓来的壮丁……导致战时部队不稳定,一个师,一万多人的部队,能被摩托化日军的两三千人穿插分割合围歼灭。
机械化程度
德国:与当时自给自足的中国不同的是,德国是一个工业化国家。虽然国防军的大部分后勤补给仍然仰仗于骡马,但是战场上不乏机械化部队。部队机动性强,一个多月拿下法兰西不是拿腿跑能做得出来的。
中国:虽然有汽车、有坦克、有火炮,但是无论是从数量和质量上相比都无法和德国相比。
总体来讲:因为毕竟二者没有共同过交手的对象,所处环境也相差较大,要具体到战斗力很难说清。但可以确认的是二战时中国军队与德国军队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德国党卫军、人民冲锋队与中国红军、游击队均不在讨论之列。
德国党卫军、人民冲锋队与中国红军、游击队均不在讨论之列。